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论德育方法及其综合应用

发布时间:2018-04-27 12:24

  本文选题:德育方法 + 内涵 ; 参考:《理论导刊》2008年12期


【摘要】:德育方法是联系教师、学生和德育课程的中介和桥梁,它的有效性、科学性是影响德育活动效能和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恰当理解德育方法的内涵及其功能是开展德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选择有效的德育方法,并形成效能最优、动态整合的德育方法组合,是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达成德育活动目标的关键。
[Abstract]:The method of moral education is the intermediary and bridge between teachers, students and moral education courses. Its validity and scientificalness are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iciency and efficiency of moral education activities.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method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carry out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It is the key to obtain good moral education effect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moral education to choose effective moral education methods and form a combin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methods with optimal efficacy and dynamic integration.
【作者单位】: 西安邮电学院外语系;
【分类号】:G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强;郭宇峰;沈琳;;浅谈教学模式的特点[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2期

2 徐建平;;浅谈主体间性德育的理论内涵[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班华;;德育方法的协调组合[J];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11期

4 金赤东;;民办培训学校文化的界定[J];教师;2011年17期

5 伍冬云;;“校本教研”之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6 嵇辉;;教师多元职业智能的内涵与构成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王双利;;教育爱理论对现代教育的启示——读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有感[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8期

8 周明;;教师权威的另类解读——基于雅斯贝尔斯的权威观[J];教师;2011年26期

9 牛楠楠;;“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法”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06期

10 徐钟;;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曲铁华;梁清;;略论蔡元培的科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傅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和原则[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华;;学校德育五字诀[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4 河北沧州教育局华油分局第一中学课题组;;心理健康与创新能力发展关系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5 徐璇;;浅谈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结合[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6 李永祥;;从人本主义看现代德育中的盲点[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7 余志祥;;孔子、柏拉图道德教育思想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赵蒙成;;斯宾塞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陈仕清;;学校与家庭相结合教育工作方法探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10 栾传大;;坚持科学发展观 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文集(第七卷)[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蒙辉;德育构筑学校教育“筋骨”[N];黑龙江日报;2005年

2 记者 吴帆 通讯员 赵万新;大港:形成德育区域特色[N];天津教育报;2007年

3 马刚 刘林;中小学德育模式须更新[N];湘声报;2005年

4 ;做人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李明;高素质人才从“德”谈起[N];辽宁日报;2001年

6 朱高峰;启发和灌输相辅相成[N];科技日报;2003年

7 王桂华 尹学香 丁贵金;库伦旗教育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N];通辽日报;2006年

8 成都市三原外国语学校 伍阳斌;追求五种效益促进学校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记者 陈猛;教育枝头硕果累累[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10 王思海;充实孩子的心灵[N];人民政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纯;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淑猛;小原国芳“全人教育”思想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梅玲;浅谈科学探究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岳喜凤;教师专业化:理念重建与内涵拓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孟桂芹;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探赜[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丹丹;中西德育方法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6 王春丽;台湾德育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7 苗田翠;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沈大山;学校道德领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建辉;孔子与杜威德育思想异同比较[D];海南大学;2010年

10 周昌岐;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现代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本文编号:1810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10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1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