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师角色的定位

发布时间:2018-04-28 16:24

  本文选题:教学模式 + 网络资源 ; 参考:《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也应运而生,由此也产生许多新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进一步提出了教师角色的定位。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teaching emerges as the times require, and many new problems aris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further puts forward the orientation of the teacher's role.
【作者单位】: 武警广州指挥学院 武警广州指挥学院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耀威,王伯康;教师角色新论[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4期

2 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永权,张国艳;网络环境下“多元互动”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2 倪海良;;博客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04期

3 齐利平;研究性学习与教师角色的转变[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钟莲花;宓小土;;信息化教学过程的内涵及其实证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年02期

5 黎军,赵翔宇;深化我国高等院校改革要重视发展网络教育[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3期

6 熊希明;;构建“学教并重”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罗燕;孙友松;;基于信息技术的三种教学模式[J];高教探索;2006年02期

8 李红波;刘彩虹;;“蝴蝶效应”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王莉;论研究性学习与指导[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王晶;卓新光;;以学生为主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的新定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纪红;郭公民;;多媒体辅助教学现状的分析[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李莉;陈秀峰;余童心;;基于混合学习理念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式与策略[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程东元;沈彩芬;;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特征及其原则[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斯琴图亚;;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袁洁;;利用两种教学优势,构建新型学习模式[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仪淑丽;;网络教育时代的教师角色重构[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敏;虚拟实验与教学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玲梅;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翠梅;对话物理教学及物理教师的角色定位[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洪清;知识观的转变与教育理念的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4 段素芬;基于网络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长玖;网络(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整合研究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蔡进林;网络教育与教师角色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黄晓梅;化学教学中教师角色转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滕芳;基于“媒体等同”理论的远程教学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晓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徐静;《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课件的设计、开发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钟庚;学生角色新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数据通信网的发展及其主要技术问题[J];通信技术;1981年03期

2 应启瑞;;香港中国银行计算机网络结构[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81年06期

3 孙钟秀,李西宁,金志权;分布式程序设计[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83年09期

4 万嘉若,章明;教学模式的特征抽取与自动分类[J];信息与控制;1985年01期

5 ;IBM微机上的以太网3com公司EtherSeries[J];微计算机信息;1986年01期

6 陈骏林;王威;;微型机局部网络操作系统结构[J];微型机与应用;1986年04期

7 偠朝品;林筑英;;微型计算机局部网络综述[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2期

8 韩馥儿;;日本大力发展光纤局部网[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86年03期

9 钟卓新;国外最近上市的保密设备一览表[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1987年03期

10 刘后铭;;局域话音、数据分组网设计中的几个特殊考虑[J];通信技术;198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爱秀;;目标教学法在病理学中的实施与探究[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毛宇飞;;在中等医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思考[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杨永谦;;按摩直观教学法“十字口诀”浅释[A];亚太区按摩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韦玉平;;创造语言教学中的愉悦变“苦学”为“乐学”[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5 赵毓琴;;从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博士生英语口语课的功能意念教学模式[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6 王伟;;交际法在公外教学实施中的误区[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杜军琦;;生活之树常青 语文不会苍白——感悟教育的一点尝试[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8 ;按需办学 按需施教 服务当地经济建设[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9 马时荣;潘晓燕;;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设计[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10 骆向东;;态度目标在目标教学中的作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尔东;网络促进互动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尝试教学与创新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赵正元;走在教改的前沿[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广州八旗二马路小学;构建课堂教学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王景/文;把我国教育信息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记者 朱平;北京206中研讨“创新性教学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东北财经大学外语系副教授 车丽娟;最大限度地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N];光明日报;2000年

8 赵玉成 王建华;借鉴国外教学模式 扩大开放办教育[N];河北日报;2000年

9 记者 周前进;“现场教学”优势显现[N];健康报;2000年

10 金子;国泰君安推广网上交易[N];金融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燕;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法与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1年

2 王文静;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4 曹一鸣;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段玉山;GIS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及BISPGIS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单懿;宽带IP网络中综合数据通信的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1年

7 游骅;标记交换体制中业务区分与服务方式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8 王华;MPLS及IP网络流量工程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9 刘正蓝;Internet QoS中带宽共享的公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赵国锋;基于IP/MPLS骨干网的动态业务流量矩阵测量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卫华;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设计[D];河北大学;2000年

2 杨晓娟;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过程设计模式[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赵守盈;图式理论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验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4 闫允璐;我国体育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改革发展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5 曾新;论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陈奇敏;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利用网络资源[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熊林;四川电信智能网业务发展战略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8 王文利;面向新世纪高校创造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D];河北大学;2000年

9 宁国然;数学创新思维培养与“启发——创造” 的教学模式[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汪宗军;对中学化学教学模式应用与发展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816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16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0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