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主义学习观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
本文选题:关联主义 + 网络学习 ; 参考:《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摘要】:新的技术引入教育需要新的理论指导,本文从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出发分析关联主义产生的必然性。并通过对关联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关内容的陈述,分析并讨论在关联主义指导下的网络学习中的一些问题及其注意事项。
[Abstract]: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y to education requires new theoretical guid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emergence of relativ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hrough the statement of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related contents of relevance doctrin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some problems and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in network learn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relevance doctrine.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陆海云;;关联群体智慧[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6期
2 陈君贤;;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新取向——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视角[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年02期
3 王佑镁;祝智庭;;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君贤;;关联主义:网络学习环境下劣构问题表征的新取向[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8期
2 张仙;黎加厚;;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3 王密;;从信息网到社会网的转变看网络文化的特点及教育意义[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吴清泉;邱崇光;;基于关联主义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几何理解和组建策略[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李青;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3期
6 祝智庭;;教育技术前瞻研究报道[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7 聂德坤;;基于网络课程设计的学习理论探究[J];林区教学;2007年Z1期
8 石小娟;;网络连接主义视阈下的视听说认知范式[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张秀梅;;关联主义理论述评[J];开放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10 玉淑美;;从认知到联通:开放课程圈的构建[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战杰;统一信息论视域中的学习及学习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沈书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佑镁;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郭玉清;网络学习社群的信息聚集与推送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俊丽;教学设计原理在英语网络课程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熊雯;成人远程教育教学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余倩;基于校园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的群体性学习行为特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彩艳;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理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5 马志强;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之整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敏;信息技术教师博客群的设计策略[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曾理;基于POTU开源程序的RSS教育技术个人信息门户的开发与实现[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仙蕊;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模式之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唐燕妮;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型学习系统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阳;基于SCORM的规范化移动学习课件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莉 ,张爱文;教学设计与网络学习环境——第五次“中国远程教育学术圆桌”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3期
2 陆海云;;关联群体智慧[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6期
3 张伟远;吴廷坚;;网上学习环境的建构与测评——“网上学习理念变革的国际研究”系列文章之二[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10期
4 Peggy A.Ertmer,Timothy J.Newby,盛群力;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上)——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魏志慧,陈丽,希建华;网络课程教学交互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6 邓铸;文化分裂及对当代认知研究范型的反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王佑镁;祝智庭;;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汇芬;;关联主义学习观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2 张豪锋;李春燕;;基于关联主义理论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02期
3 金婧;冯锐;;基于关联主义的网络学习环境设计探讨[J];远程教育杂志;2008年06期
4 胡壮麟;;谈Siemens的连接主义[J];外语电化教学;2008年05期
5 黄伟;;从网络节点之间的联结看教师网络学习[J];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6 丁新;;主持人语:积极推进适应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研究[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7 陈磊;;协作学习中的学生评价研究[J];科技资讯;2006年16期
8 李智广;;试论网上同伴知识共享的模式和作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4期
9 陈健;;论基于网络交互的学习共同体[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12期
10 刘臣;王润玲;刘莉;;网络环境下的课件设计与开发[J];应用能源技术;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乔栋贤;;学习理论及学习过程中的现象对化学学习的启示[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武杰;;特殊教育实践对几种学习理论的检验及其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杨静萍;;教师角色的转变与学习理论的学习[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4 张功;陈中永;;培养大学生网络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燕国材;;先秦儒家的学习理论[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6 刘恒;;Focus on the Language Learner and Multimedia Assisted Language Teaching[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7 葛燕;秦宪刚;周荣刚;石庆馨;张侃;;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认知态度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郭磊;贾春杰;;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信息超载和迷航的化解[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莫永华;寇冬泉;;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勇;王洪;;游戏化学习社区的交互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文峰;网络学习 你准备好了吗?[N];中国妇女报;2003年
2 刘海波;网络学习引发新教育风暴[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帅仕麟;善用免费优质的网络学习[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郭东明;一部学习型社会的网络宣言[N];青岛日报;2007年
5 萨日娜;简单:网络学习新主张[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6 张铁铮;奥运期间,考研学生选择网络学习人数增加[N];科技日报;2008年
7 陈跃 杨小伟 本报特约记者 齐明宇;“网络学习超市”闪亮登场[N];解放军报;2010年
8 雅文;网络学习: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N];金融时报;2003年
9 四川省达州市石河中学 蒋贵龙 李国兰;网络学习 关键何在[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10 冯若鸥;用学习流引擎改变网络学习[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宋春雷;学习理论在鲁棒控制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大学;2000年
4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永宁;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王宇露;海外子公司的战略网络、社会资本与网络学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祝春兰;网络学习中自我监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10 肖铨武;基于核的正则化学习算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燕娟;中学生物网络学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解冬青;网络学习的个性化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志坚;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跃;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学习绩效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群;网络学习交互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宗胜旺;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吴倩倩;网络学习平台中学习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梁蓉;基于项目的网络学习平台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建兵;网络学习评价模型及系统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可;高校教师学习需求调查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25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25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