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学科建设探索
本文选题:高校 + 教育技术中心 ; 参考:《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摘要】:高校教育技术中心是院校实施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技术支撑,开展教育技术培训、科研、应用须以自身学科理论体系为支撑;教育技术中心的学科建设须以院校信息化教学建设为契机和制高点,以教育技术中心建设"学科化"、教育技术人才培养"学者化"的两化建设为目标,争当学校教学改革的第一配角。本文介绍了作为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中心进行学科建设的探索,以期使高校的同行们共同关注此一热点问题,为全国高校的教育技术发展和教育技术学科建设添砖加瓦。
[Abstract]: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hould be supported by its own discipline theory system.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of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should take the information teaching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the turning point and commanding point, and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as the "subject" and the "scholar" of the education technology talent training as the goal. Strive to become the first supporting role in the school teaching refor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xploration of subject construction as a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enter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make the colleagu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y attention to this hot issue 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第四军医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第四军医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上海高教电教研究会课题组;上海市普通高校教育技术机构的现状和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2 陶祥亚;;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建设科学合理的定位是关键[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3 周榕;谢百治;;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中心建设模式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柯和平,郭向勇;高校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教育技术中心的生存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2 宁玉文;高岭;高东怀;;西部高校教育技术中心职能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慧;教育技术对高等教育资源公平促进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陈欣;高校教育技术管理体制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媛媛;普通高校教育技术部门职能定位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舒慧东;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知识管理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剡根会;教育信息化与教学基本要素的角色定位[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2 沙景荣,周跃良;关于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3 胡华进;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建设与教学改革[J];高教论坛;2005年03期
4 郭成贵;黎夏涛;;试议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建设与管理[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罗子林,胡志刚;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和任务探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年02期
6 谢百治;田屹;邓祖道;朱艾华;蔡耘;李冰;;军事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12期
7 刘洁,谢百治,方璐,冯钢;综合大学教育技术机构建设模式的探讨——西安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建设与运行[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洪;论面向21世纪高校的学科建设[J];重庆工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2 王铁军;吴青;;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思路[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陈海英;要以创新精神推动学科建设[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4期
4 肖艳芳;吴冰;仇光永;阙维明;;高校学科建设管理的问题与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年04期
5 姜桂石;浅谈高校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宋豫,邓涛,唐喜林;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促进高校持续发展[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第23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高校学科建设”课题组;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8 于剑军;;对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引进问题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6年01期
9 刘昕霞;李翠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实证研究[J];林区教学;2006年09期
10 岑美君;迎接挑战——谈高校的教育技术中心的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1999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居府;;关于高校学科群建设的思考[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宁茉玲;曹福平;;高校在中国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3 ;学科建设:蒸蒸日上[A];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1982-2002)纪念文集[C];2002年
4 杨清之;;略论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开展协作之必要[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原林;安靓;钟世镇;;新时期学科建设的思路和作法[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6 林永和;;浅析高校职业咨询与生涯辅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张德臣;;关于高校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8 谢桂华;;论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9 姜节胜;;高校在西部大开发中大有作为[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徐英;任晓萍;;在高校如何运用内观疗法治疗认知障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代金;高校的CPA培养之路[N];财会信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杨代金;高校的CPA培养之路[N];财会信报;2005年
3 ;高校存储渐成热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4 刘献军 作者单位:建行河北省分行营业部;商业银行在高校的营销创新[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徐殿龙 实习生:刘晓阳;高校:门虽开费“坎”高[N];经济参考报;2005年
6 记者 叶红菱 实习生 李杰伟、张涛;处女地乏人耕 高校大卖场鲜见硝烟[N];民营经济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李源;高校编辑出版学教育:跋涉在革新路上[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8 施恋林 王万隆;高校BBS呼唤贴心服务[N];文汇报;2005年
9 福州 廖文;给高校更名泼点儿冷水[N];中国信息报;2005年
10 记者 柯进 通讯员 钱海涛 实习生 黄磊;我省高校首例校内申诉案审结[N];长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文清;高校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论[D];四川大学;2004年
2 周文泳;高校科研质量改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陈煜辉;中医情志学科建设及情志病证临床防治框架构建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杨红霞;营利性高等学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成长春;高校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李冲锋;领导教育学的学科自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启兵;我国高校设置变迁的制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韩伟表;中国近代小说研究史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德益;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定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曹晓锐;高校水环境物流管理与控制模型系统的构建[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3 郑海燕;大学学科建设的战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4 常正霞;高等师范院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周先进;高校德育环境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徐进;新时期高校成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秦雪峰;论法治进程中的高校行政[D];河海大学;2003年
8 戴云倩;中国高校巨构起源及成因分析[D];华侨大学;2004年
9 袁瑞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10 于景成;新形势下高校公安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34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34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