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时期胡适等安徽学人关心皖省教育史料辑佚
本文选题:胡适 + 皖省教育 ; 参考:《民国档案》2008年02期
【摘要】:2003年《胡适全集》出版后,国内有些学者有感于全集的遗珠之憾,致力于胡适史料的辑佚补遗,几年来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①笔者近日整理资料时发见胡适有关皖省教育史料五则,为《胡适全集》、《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和前人辑补所未收录,集中体现了北洋期间胡适与同乡学人关心皖省教育的桑梓之情。现刊出并加按语、注释,以供研究参考。
[Abstract]: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complete works of Hu Shi" in 2003, some domestic scholars felt the regret of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and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supplement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Hu Shi.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 author has made a series of periodic achievements .When the author collated the data recently, he sent five pieces of educational historical materials related to Anhui Province by Hu Shi. They are "complete works of Hu Shi", "Hu Shi manuscripts and Letters of Secret Collection", and the books and supplements of predecessors, which are not included in this paper. During the Beiyang period, Hu Shi and fellow scholars concerned about education in Anhui Province. It is published and appended with notes for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政治学院
【分类号】:G529;K2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萧立岩;高鹗续《红楼梦》后四十回说质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2 范文瑚;《玩偶之家》在中国——兼评胡适的《易卜生主义》[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黄平权;略论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地位[J];中州学刊;1980年02期
4 赵清阁;再创造过程即研究过程——改编《红楼梦》剧本的体会[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5 董如龙;一九七九年关于胡适研究的情况[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6 罗竹风;回忆往事,悼念沈志远同志[J];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7 徐源;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孕育、诞生、转化的初步探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8 段熙仲;《水经注疏证》手稿与钞本完书喜在神州[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9 陈美林;重视对文学史著作的研究工作[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10 阮园;《多余的话》的两段佚文[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桂录;;略论华兹华斯在20世纪中国的接受历程[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铃木义昭;;《改造》“现代支那号”与中国现代诗人——以闻一多的《春光》为中心[A];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9年
3 黄耀X;;音乐与讽刺——新乐府考(其一)[A];唐代文学研究(第五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4 周兰珍;潘洪林;;论瞿秋白的科技观[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5 杜书瀛;;百年扫描——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回顾[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郑万鹏;;新文化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7 温公颐;;惠施、公孙龙的逻辑思想[A];全国逻辑讨论会论文选集[C];1979年
8 陈道德;;胡适的科学方法简析[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9 陈克守;;墨辩、因明与亚里士多德演绎逻辑比较[A];1996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6年
10 马全智;;二十世纪《墨经》逻辑研究概观[A];逻辑今探——中国逻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丽霞;访胡适故居[N];安徽日报;2000年
2 [日]大江健三郎 王中忱 译;我如何领悟中国的近、现代文学[N];北京日报;2000年
3 刘凌;唐德刚的“口述历史”[N];中国保险报;2000年
4 张全之;独特的w鸞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王泉根;谈谈人名文化[N];大众科技报;2000年
6 韩石山;徐志摩的硕士论文[N];甘肃日报;2000年
7 刘以焕;情痴诗僧吴宓[N];黑龙江日报;2000年
8 ;对红学专家的访谈[N];河南日报;2000年
9 牧惠;也许是盗版?[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10 史国强;走近我们的精神遗产[N];辽宁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安纲;孙悟空形象文化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何卓恩;殷海光与近代中国自由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小玲;论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国良;输出与输入[D];复旦大学;2003年
6 江心力;二十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章原;古史辨《诗经》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吴忠良;南高史地学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高玉;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张艳;五四运动阐释史研究(1919-1949)[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家安;胡适文献整理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朱明建;论五四新文学的现代性[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谷艳丽;1917—1927:中国新诗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4 刘海波;最后的觉悟:闻一多诗学价值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5 顾庆;在冲突中演变、在融合中超越——论“五四”文学观念的整合[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袁红涛;论现代白话文学的确立[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平;论周作人的个性主义文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爱军;语言的困境[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9 杨树国;略论傅斯年五四时期的文学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崔新梅;少年意气总非非 几堪损益论为道[D];苏州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8687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68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