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论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与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18-05-14 04:47

  本文选题:大学生 + 闲暇生活 ; 参考:《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摘要】:占有大学生活一半以上比例的闲暇生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而我国大学生闲暇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使其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相当有限。因此,高校应该开展系统的闲暇教育,完善校园文化活动的功能,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闲暇生活质量,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
[Abstract]:The leisure life which accounts for more than half of college life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eisure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make their positive effect on mental health quite limited. Therefor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carry out systematic leisure education, perfect the function of campus cultural activities,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eisure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ir mental healthy growth.
【作者单位】: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645.5;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侯玲;休闲教育:现代大学生的必修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易欣华;伍争;;中美高校休闲教育之比较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王再新;旷永青;黄金盛;;学分制下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的调查分析[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肖华茵;占佳;;试论大学生闲暇生活问题与对策[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丹;论消费主义时代的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明;大学生闲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3 周建平;论休闲教育与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4 马立红;学会生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树果;高等职业院校休闲教育刍议[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翠新;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学义;大学生休闲生活方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肖昕华;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周文忠;大学新生课余时间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永华;论大学生的自我和谐[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玉萍;;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J];健康研究;2011年04期

2 谢玉兰;;重庆大学生生活目标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教育评论;2011年04期

3 黄帅;宋开春;;高校大学生心理贫困及解困措施[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4期

4 袁智强;成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J];天中学刊;2011年03期

5 张桂华;;好心的误导[J];大众心理学;2003年12期

6 李娟;;心理信箱[J];知识就是力量;2011年07期

7 赵晓军;刁连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几点思考[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8 王建中;吴瑞林;;城乡差异对大学新生适应状况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09期

9 赵丽萍;;自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石[J];世纪桥;2011年11期

10 陈国海;;如何增强心理教育课程教学的趣味性[J];大众心理学;200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玲;李雄鹰;;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应对[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傅彩云;;保持愉快情绪 提高大学生活质量[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凤姝;杨宜音;;关于大学一年级学生情绪的“TAT”试测及其分析[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4 杨维杰;;农高职大专生心理特征及其引导[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李晓波;詹丽萍;董莉萍;杜瑞红;;北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2004医学心理、军事心理、康复心理、医学心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于景伟;秦平;张文彦;田培成;张仲孚;;大学新生SCL90测试结果的SPSS统计[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7 刘凤娥;;大学新生适应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启示[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8 赵阿勐;刘宣文;;大学新生的移动电话使用对入学后孤独感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严蔷薇;;试析新形势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甘怡群;郑威;温瑶;;未来取向应对、内隐态度与大学生入学适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晓光(作者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透视以及应对策略[N];安徽经济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赵永宏;大学生成长第一课该上什么?[N];大同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靳晓燕;西部开发助学工程,拾起跌落的梦想[N];光明日报;2008年

4 张学英 本报记者 周芝敏;一切从“心”开始[N];黑河日报;2010年

5 实习生 刘楠 记者  鸣琦;陕师大倡导“快乐伴随每一天”[N];陕西日报;2006年

6 林静;大学新生的心理调适[N];光明日报;2007年

7 姜澎;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家长应首先接受辅导[N];文汇报;2007年

8 张会齐;理想:不是遥远的梦[N];中国教师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高翠清 实习生 孟根其其格;心理断乳期:大学新生的必经过程[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10 肖国忠;享受教育政策的实惠[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明慧;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2 柳忠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艳霞;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分析与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4 伊学慧;大学生的学校适应及其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潘朝霞;大学生心理分离与学校适应:父母教养方式的调节作用[D];河南大学;2009年

6 袁园;山东大学医学院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周金鸿;从中学到大学知识学习体系的断裂与衔接[D];山东大学;2007年

8 胡宝倩;南京市高校新生自我和谐与适应性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张伟;大学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概念、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10 廖思玮;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与思考[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86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886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2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