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初探

发布时间:2018-09-19 09:47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是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在把握课程资源内涵、外延和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开发和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六方面建议:1.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2.善于挖掘利用自身的课程资源;3.努力开发、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4.关注校内隐性课程资源;5.注重开发、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6.重视校外课程资源.
[Abstract]: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f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the important premise and foundation for the achievement of curriculum objectives. On the basis of grasping the connotation, extension and exploit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ix suggestions for teachers to develop and utilize the resource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following six aspects: 1. To establish a correct view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Be good at excavating and utilizing one's own curriculum resources. Make great efforts to develop and utilize students' curriculum resources.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recessive curriculum resources in school. Pay attention to development, use inform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s. Attach importance to off-campus curriculum resources.
【作者单位】: 兰州城市学院
【基金】:2005年甘肃省教育厅第二批科研项目《甘肃省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511B-08
【分类号】:G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石文山,陈家麟;维列鲁学派活动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8期

3 汤福球,唐松林;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J];教师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小青,孙凤梅,宋敏,王立华,李为人,潘进;大学物理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2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3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刘育锋;论职业导向的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模式──美国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方法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5 林向阳,黄汉升;论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筛选机制和评价模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向渝;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本质、结构和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林向阳;普通高校体育教材的调研报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8 李龙正;;体育课程资源的分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郜岭;;试析课程开发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申仁洪;现代科学观及其教育表象[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黄凯洲;;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历史课程资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贾天平;;西部地区走进新课程人力资源与课程资源整合初探[A];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钮小静;;基础教育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7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牧华;课程研究的生态主义向度[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郭宝仙;英语课程组织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育真;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旅游职业学校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李良刚;论熟练型教师的专业提升与自我超越[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罗尧成;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7 王应红;基于网络的生物化学课程改革[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8 唐安奎;西部农村初中职业教育及其课程设计初探——以富顺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苏;历史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新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玲;《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廷熙;教育资源建设之思考[J];教学与管理;1999年12期

2 俞国良,林崇德;论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培养与发展[J];教育研究;1999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洪波;大学新生的心理不适与调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9年04期

2 李祚山;试论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J];重庆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3 耿英华;;中专学校应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J];新职教;2000年05期

4 林效廷;心灵无烦恼,灵魂无纷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之对策[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5 叶显发;课程改革的真实再现[J];湖北教育;2002年14期

6 季永峥;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职教通讯;2002年02期

7 栾兆祥 ,朱秋悦,叶斌,陈福财,杜亚松,吴子健,周宏;心有千千“结”,谁能解?[J];上海教育;2002年06期

8 谢维兴;;架构“心育”的桥梁——浅谈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种途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潘涌;论课程理念创新与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J];北京教育;2003年12期

10 王鉴;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多元化模式[J];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志;张旭东;;高校心理咨询的问题及对策思考[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张佩珍;;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设[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张小燕;钱振勤;;军校心理健康教育立体化模式的构想[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4 罗芳;;心理游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设计思路和操作[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万书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调查及对教学的启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何成勇;;如何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岭 单位:江苏徐州矿务集团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矛盾[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李建平;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利用[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刘昆 通讯员贾广惠;让学生拥有健全的心智[N];光明日报;2002年

4 郑州市纬五路第一小学校长 陈淑萍;教材编写专家应与一线教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N];河南日报;2002年

5 李萍;大学生诚信的培育[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李小伟;两岸携手:“心”与“心”的对话[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单伟 赵徽;做一回小记者[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记者 胡晓军;江西高校党建工作形成长效机制[N];光明日报;2003年

9 记者 陶继新 通讯员 李干三;高中新课改带来六方面可喜变化[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孟晓东;“面向全体”与“全面发展”[N];中国教师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琼;课程资源视野中的学习方式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义;中学化学教师在实施新课程中角色转换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涓;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莉弘;新课程实施中优化课程资源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袁圆;《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凯;基于探究教学的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来继红;学生英语错误也是课程资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学英;论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49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249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0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