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联邦学习共同体第五次开放学习论将在伦敦大学举行
[Abstract]:The Commonwealth Learning Community's biennial Open Learning Forum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event leading globa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The fifth Open Learning Forum (PCF5) will be held at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from July 13-17, 2008. This is the first time Europe has hosted the PCF, University of London off-campus system, the Open University, th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and COL to co-host the Global Forum. UNESCO Minister of Education, President of the World Learning Organization, United Kingdom
【分类号】:G55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走向专业共同体,实现1+1>2[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1年Z1期
2 张曼;瞿X;;基于微博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交互支持平台设计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1年06期
3 蔺自璇;;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校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探索综述[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6期
4 刘小龙;冯雪娟;;“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形成及教育特性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19期
5 黄廷美;李梅;;论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08期
6 吴彤军;;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构建大学英语学习共同体[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S3期
7 王有升;;重建“共同体”——学校教育改革的体制关怀[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4期
8 郭永志;;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网络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8期
9 张爽;;学校学习共同体的意蕴与创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7期
10 张玮;;基于网络交互的学习共同体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波;;学习共同体的学校[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课题组;;《构建幸福的学习共同体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3 李慧迎;;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程设计初探[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4 ;教育与社会、自然生态理念的重大变迁——兼论学习共同体理论与未来教育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实践之异同[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佐藤学;;全球化时代的日本学校教育改革——危机与改革的构想[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薛焕玉;;用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序[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薛焕玉;;用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序[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赵金梅;;促进幼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条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9 邢晓春;;建构主义学习观对远程教学的启示[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10 ;论坛日程安排表[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徐宜军;组建学习共同体,我的学习我做主[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记者 张丽亚;西山区:利用教育博客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N];昆明日报;2011年
3 王艳玲;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丁亦周 王小兵;互学互助,打造精彩校外课堂[N];江苏教育报;2011年
5 北京市丰台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简作军;建设校长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实习记者 张滢;教师在网络中结成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记者 时晓玲 刘琴;“学习共同体”让所有学校共同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5年
8 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孙波;学习共同体学校的管理策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教育局局长 孙波;区域教育和谐发展的助推器[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 田莉审;视教师“自我认同”的力量图说[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光余;教师教学效能的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姜美玲;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娜仁高娃;向“场”而生[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淑艳;专业发展背景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裴雯雯;高校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杨金萍;基于教学平台的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文杰;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问题解决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淑凤;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学习共同体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任之丁;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D];河北大学;2010年
7 陈江静;Ajax技术支持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设计与实现[D];河北大学;2011年
8 芮先红;有效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英国EPLC项目的经验及启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曲秀芬;基于UC和Blog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丽波;基于学习共同体的中学教师教育信息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71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371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