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从“产业化”到“公益性”:教育本性的道德反思

发布时间:2019-03-22 07:17
【摘要】:教育从"产业化"到"公益性"的理论和政策的转变,实质上是对教育本性的重新理解和厘定。教育产业化是一种经济取向的所谓教育改革,它是对教育伦理本性的背离,而教育公益性是对教育本性的回归。充分把握教育的伦理特性,对于我们在理论上树立观察教育问题的伦理视角,在实践上坚持教育的伦理操守,都有积极的启发和引导作用。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from "industrialization" to "public welfare" is essentially a re-understanding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Educational industrialization is an economic orientation of the so-called educational reform, it is a departure from the ethical nature of education, and the public welfare of education is a return to the nature of education. Fully grasping the et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 has a positive enlightening and guiding role for us to set up an ethical perspective of observing educational problems in theory and to adhere to the ethical conduct of education in practice.
【作者单位】: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40-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本陆;论教育的伦理特性[J];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娟 ,金丹;会计的伦理特性探析[J];财会月刊;2005年20期

2 李轶芳;平等、理解、欣赏:大学交往教学中主体间性的理性构想[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3 王本陆;教育伦理哲学刍议[J];高教探索;2002年04期

4 薛晓阳;德育文本:问题与品质的追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3期

5 陈云恺;人性教育:人文教育的“课程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6 蒋文俊;如何在化学教育中贯穿人文精神[J];化学教学;2001年07期

7 高双艳;对学校企业化的伦理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8 刘云林,糜海波;科学教育伦理的价值预设及其合理性依据[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9 糜海波;教育伦理:价值及其依据[J];教育导刊;2005年07期

10 彭湃;教育伦理学若干基本问题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朱晓宏;学校对学生道德成长影响之检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庞晋伟;崇善的大学[D];东南大学;2006年

6 刘万海;重返德性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鲁川;论共同伦理教育[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唐光斌;新时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伟;教育公平问题的伦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傅金兰;终身教育与社会正义[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晓宇;创造教育应有的哲学理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丁庆如;教育伦理体系合理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吕朝煈;教学过程中伦理问题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志文;论学校管理伦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书玲;教育制度的合道德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时统君;教育道德效益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宗礼;教育产业化 产业教育化——试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下的教育趋向[J];教育与经济;1989年01期

2 李永光;;农村教育转轨的探寻与思考[J];成人教育;1992年07期

3 高丰安;职业学校实行企业化管理初探[J];教育与职业;1993年06期

4 云龙,荣炎,宏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学校管理”研讨会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1993年04期

5 孙传宏;;教育非产业论[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3年03期

6 再军;那日;;关于构建牧区劳动力素质工程的几点想法[J];民族教育研究;1993年03期

7 王宝亮,于文;我国电化教育发展的产业化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1994年01期

8 孙传宏;“教育产业化”学说的若干观点辩正[J];教育研究;1994年08期

9 朱卫国;实行职业教育产业化刍议[J];教育与职业;1994年01期

10 ;关于教育市场问题讨论的综述[J];教育与职业;199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纪玉山;王欣华;;面迎知识经济时代应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兼论吉林省教育产业化的战略取向与对策分析[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2 张文科;;关于发展西安地区教育产业振兴陕西经济的思考[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0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何彦;;也谈高校扩招[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4 段钢;;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投资战略[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0年年会暨“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戴中义;;对教育产业化发展问题的一点思考[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6 庄少忠;;试论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空间[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王昶;;基于理性的自由表现——青岛崂山职教中心设计理念[A];山东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3年

8 张光义;;成人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暨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A];首届"华星杯"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优秀论文评选[C];2004年

9 但强;;关于名校校园旅游资源——以武汉大学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李桂荣;;中国教育经济学话语发展二十年回顾[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汪桂云;省中行向工大提供1.5亿元融资[N];安徽日报;2000年

2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戴志中 陈刚;教育产业化与沙区城市建设[N];重庆日报;2000年

3 张琦;花钱买教育 值不值?[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4 陈玉莲 王晨;网络教育与教育产业化[N];福建日报;2000年

5 主持人 李春;道路曲折 前途光明[N];发展导报;2000年

6 胡建新;“教育产业化”≠“教育商业化”[N];解放军报;2000年

7 记者 郭一先 通讯员 陈忠 喜平 双斌;支持教育产业化[N];金融时报;2000年

8 高低;也说“教育产业化”[N];四川日报;2000年

9 林丽娟 王金叶;利用金融市场 加速教育产业化进程[N];亚太经济时报;2000年

10 纪宝成;怎样把高等教育这块“蛋糕”做大[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荣山;国际合作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何东琪;人力资本生成及积累的制度环境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3 李少白;高等学校资产管理与资产评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志坚;中美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2 严丽萍;我国民办高校公助问题研究[D];汕头大学;2001年

3 陈艳;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投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4 魏腊云;高等教育产业化及其价值取向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5 焦建英;我国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陈楠;中国民办高校发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2年

7 刘剑峰;某高校招生工作战略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8 孙宁东;教育产业化与中学办学体制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宋甲午;高等教育产业化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3年

10 杨晓霞;论教育公益性与产业性关系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45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445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b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