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作者单位】: 秦皇岛外国语职业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秦皇岛外国语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 汪光华;;利用教育信息化实现高职教育模式重构[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3 周丙洋;;高职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03期
4 刘成新;;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2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宁;;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整合及模式[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2期
2 阿英嘎;孙久喜;;“211工程”大学体育网络平台建设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3 朱宁;;信息化环境下体育教学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刘玲怡;;成都市幼儿园多媒体教学现状与对策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5 杨晓辉;;从教育技术的发展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6 万承华;;高校院系办公室的信息化建设[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吕金梅;李彬;;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现状与管理改进[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6期
8 朱永海;张新明;;论教育信息系统的演进——兼论教育信息生态的形成[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7期
9 乐军;;对教育信息化本质的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9期
10 李烯;徐朝军;;基于关键词共现的教育信息化工程发展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建明;陈敬;;构建校外教育的信息化舞台[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理;本溪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韩怡;宝鸡市农远工程学校教育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闫翔;名优教师履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星宇;嘉定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韩珍;高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现状分析及促进策略探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晏兴琳;多媒体教学环境因素对课堂互动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杨凯;山东省潍坊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现状及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储王伟;LAMOST协同工作环境建设与其在天文教育上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青青;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个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俊;面向资源构架的就业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谈松华;建设学习型社会与教育信息化[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9期
2 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3 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9期
4 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5 刘万年,冯晓晴;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6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7 吴永志,杜爱明,董榕;高校教育技术机构工作新模式的理性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8 杨晓宏,梁丽;全面解读教育信息化[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9 叶海智,张旭华,宋新鹏;信息对称环境下教师知识体系的耗散结构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10 柯和平,郭向勇;高校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教育技术中心的生存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理性反思[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陈月清;;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Z2期
3 孙莉;浅谈Blog的应用[J];大众科技;2005年07期
4 齐向阳;;浅谈精品课程与教育信息化建设[J];福建电脑;2007年07期
5 谢忠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构建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06期
6 张福金;;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整合策略研究[J];琼州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7 莫兵;佟施;;基于项目教学的网络课件制作方法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26期
8 余胜泉;马宁;;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进[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11期
9 邹合祖;;抢占教育发展制高点 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J];软件导刊;2005年04期
10 张立志;;特殊教育信息化的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世玮;杨力彬;;创新: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必须高扬的大旗[A];中国建设教育协会2004年优秀论文参评论文集[C];2004年
2 陈小全;张继红;;案例型学习方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吕岚;;高职教育要关注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胡雪芳;周燕;;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初探[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5 胡雪芳;周燕;;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初探[A];中国民办教育大典[C];2010年
6 孙孝玲;王丽娜;;科学发展观与高职教育[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全面发展(上)[C];2005年
7 陈晓江;万青松;;高职数学课程体系的新构建[A];2005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刘凤仙;杨滨虹;赵秀梅;;试论检验医学高职教育[A];吉林省预防医学会2004年预防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朱晓观;;完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工作的思考[A];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2006年“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文集[C];2006年
10 薛美琼;钟建明;董绍辉;李玉萍;;高职种植类专业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顾定海 通讯员 邵维妮;上海高职教育进入“快车道”[N];联合时报;2003年
2 郑薇;高职教育正当时[N];徐州日报;2007年
3 特约记者 姚传盈;推动高职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N];人民政协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杨若浩;以学生就业为根本,,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N];中国贸易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王鸣琦 通讯员 张勃 肖鑫鑫;订单培养开辟高职教育新天地[N];陕西日报;2011年
6 记者 曹娴 通讯员 杨续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迈新步[N];湖南日报;2011年
7 温红彦;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N];人民日报;2004年
8 记者 黄慧;民办高职教育生机勃勃 残疾人康复事业硕果累累[N];亚洲中心时报(汉);2010年
9 周建明;中国艺术高职教育的十大矛盾[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0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 冉昌光;高职教育应培育经世致用的文化精神[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彦军;高职教育服务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樊秀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成本效益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彭志武;高等职业教育学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肖玉敏;校长的技术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谢同祥;教育信息化系统规划及其知识咨询系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珍莲;21世纪广西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及策略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2 刁洪斌;“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永凯;北京市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立新;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及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建军;甘肃省白银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晓;河北省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曹丰;中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调查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林;教育信息化时代中小学校教育技术中心发展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莹;地方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热潮下的冷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龚丽;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1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551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