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知识准入课程的原则
【作者单位】: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一般本科院校课程开发研究”(XJK06AGD01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炜,石生,李惠民;树型结构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改革——太原电专发配电专业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1999年03期
2 葛茂忠;;模具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09年09期
3 杨忠慧;;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年11期
4 张青;;高等工程专科学校的课程体系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10期
5 郭黎岩;;高师本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6 杜永利;;高校广告教育的课程观念转变和课程内容实践创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7 杜永利;;高校广告教育的现代观念转变和课程内容实践创新[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8 杜永利;;高校广告教育的课程观念转变和课程内容实践创新[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9 伍文;;现代职教课程弊端及改革方略初探[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王亚珍;许江扬;林雨露;吴天奎;;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长江;李宏斌;李政;徐家宁;;整合化学学科课程内容,创新化学学科课程体系[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曹焕亚;熊文波;;校门对厂门,,重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刘建平;杨小敏;王卫;徐文媛;;大类招生模式下基础化学课程体系的构建[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文远高;;暖通空调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分析[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任斌;;以精品课建设为契机 完善电子线路课程体系[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淑清;杨巧宁;李学斌;;国内外信号系列课程的结构与关系[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铮;;数控设备与维护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A];2005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孙亲锡;黄冠斌;杨泽富;尹仕;;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建设实践[A];第十五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张志毅;胡守忠;林雪娇;;现代工程图学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六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10 尹项根;罗毅;张步涵;吴耀武;文劲宇;娄素华;杨德先;孙海顺;段献忠;;适应电气大类培养方案的“电气工程基础”课程建设思路[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1)[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希平 通讯员 韩孟贤;用“准入证”制度保护企业的做法是否可行?[N];西部时报;2009年
2 鼎 新;公共利益领域将提高准入门槛[N];中国质量报;2005年
3 记者 张尚武 通讯员 汪旭光;“准入券”首选湖南[N];湖南日报;2006年
4 记者 张海燕;车企不产车有可能被撤销准入许可[N];中国质量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郁鸣;多晶硅“有限准入”[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6 韩小红 吴行知 李苏雯;来之不易的“准入证”[N];中国国门时报;2011年
7 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彭语冰;“低门槛”准入更需“高水平”支持[N];中国民航报;2011年
8 南通市海门工商局 秦杰;建立食品经营管理机制提升准入门槛[N];江苏经济报;2011年
9 记者 孟令坤 通讯员 岳彦臣;市城区肉品准入再下大力[N];常德日报;2007年
10 ;无锡商厦:准入关口前移 “正版正货”兑现[N];江苏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飞;我国展示设计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胡雅欢;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秦永杰;基于核心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4 刘丽群;论知识准入课程中的国家介入[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胡弼成;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东光;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许瑞勋;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审视与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贡华南;知识与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孟凡莉;我国药学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淑惠;中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佳俊;高校设计专业色彩艺术基础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创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肖鸿雁;我国高校德育课程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汪东;西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亮;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海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7 张祥彪;上海市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及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玉;中国与瑞士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呼宇;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高昊;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体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52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552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