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学习环境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9 03:48
【摘要】: 论文通过文献调研回顾了近些年国内外职前教师教育领域进行的主要变革,其中期望通过制度性改革和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来提高职前教师培养质量是主要变革的模式,而忽视教师文化、忽视职前教师的学习、缺少一个具有浓郁的教师文化的学习环境则是职前教师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论文对分布式认知、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进行了文献分析,探讨了其对职前教师教育及学习环境设计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传统的职前教师教育中的学习环境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样的学习环境可能会造就封闭的、有限资源的、单向的、以知识为主的和个体的内隐学习,职前教师没有主动、自觉地从整个人类教师文化中吸取养分,不利于职前教师的学习、发展,教师教育者也没有主动构建这样的学习环境以有利于职前教师的学习,因此,本文提出超越课程、以教师文化为核心构建新型的职前教师学习环境。 论文讨论了构建职前教师教育学习环境的的四个基本原则:(1)学习者中心原则;(2)社会化的教师文化建构原则;(3)情境化的学习境脉原则;(4)混合学习的技术支撑原则。论文以《中学物理教学论》课程中“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一单元内容为例,重点分析了其中的教师文化发展的历程,探究设计基于建构主义思想的职前教师学习环境及其内容案例,并进行了实践研究。
【图文】:
分布式认知是指认知分布T.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之中.1、认知在个体内分布。2、认知在媒介中分布,,如图2一1所示。认知活动可以被看成是在媒介间传递表征状态的一种计算过程。其中,媒介可以是内部的(如个体的记忆),也可以是外部的(如地图、图表、计算机数据库等)。(工几)艘介‘了共)芳幼分T土体客体图2一1认知在媒介中分布图2一2认知在社会中分布3、认知在文化上分布。文化是指规范、模式化的信念、价值、符号、工具等人们所共享的东西。4、认知在社会中分布,如图2一2所示。在具体情境中,记忆、决策等认知活动不仅分布于_〔具中,而且分布于规则中,分布于负责着不同性质工作的人中。5、认知在时间上分布。认知横向分布于每个认知主体特有的时间维度上,纵向分布于特定认知主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6、分布式认知与个体认知。引入分布式认知的概念之后,个体认知并不会转而处于消极地位。若没有个体的认知,分布式的认知就会陷于僵化的境地
是对具体「作情境进行详细观察,做人星的笔记,并对其进行破译解释.这种方法关注在不同抽象和具体水平上收集原始数据,并且注意其中的表征状态变化。赫钦斯把这种方法分成了四个阶段,把这个四阶段转换成‘卜面的图形(见图2一4)。.第一阶段:对事件产生的情境做视频或音频记录。记录必须非常详细,对任何细微角落、色彩和气味的遗翻,都有可能使一些有意义的信息丢失。.第二阶段:把通过视音频记录形成的信息表征全部转换为印刷媒体形态的表征,包括语言和其他行为的文字记录。.第二阶段:从第二阶段所得到的文字记录中,找出有意义的行为和事件,前一阶段中的连续性行为流因此而被分割为有文化意义的块。.第四阶段:对第三阶段所确定的行为进行解释,从而把数据转换成相应的理论描述。在这种方法中,研究者需要描述似乎非常琐碎的、容易被想当然进行解释的行为和交互活动的各个方面,传统分析中可能错失的那些不明显却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在此得以显露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51.1
本文编号:2562907
【图文】:
分布式认知是指认知分布T.个体内、个体间、媒介、环境、文化、社会和时间之中.1、认知在个体内分布。2、认知在媒介中分布,,如图2一1所示。认知活动可以被看成是在媒介间传递表征状态的一种计算过程。其中,媒介可以是内部的(如个体的记忆),也可以是外部的(如地图、图表、计算机数据库等)。(工几)艘介‘了共)芳幼分T土体客体图2一1认知在媒介中分布图2一2认知在社会中分布3、认知在文化上分布。文化是指规范、模式化的信念、价值、符号、工具等人们所共享的东西。4、认知在社会中分布,如图2一2所示。在具体情境中,记忆、决策等认知活动不仅分布于_〔具中,而且分布于规则中,分布于负责着不同性质工作的人中。5、认知在时间上分布。认知横向分布于每个认知主体特有的时间维度上,纵向分布于特定认知主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6、分布式认知与个体认知。引入分布式认知的概念之后,个体认知并不会转而处于消极地位。若没有个体的认知,分布式的认知就会陷于僵化的境地
是对具体「作情境进行详细观察,做人星的笔记,并对其进行破译解释.这种方法关注在不同抽象和具体水平上收集原始数据,并且注意其中的表征状态变化。赫钦斯把这种方法分成了四个阶段,把这个四阶段转换成‘卜面的图形(见图2一4)。.第一阶段:对事件产生的情境做视频或音频记录。记录必须非常详细,对任何细微角落、色彩和气味的遗翻,都有可能使一些有意义的信息丢失。.第二阶段:把通过视音频记录形成的信息表征全部转换为印刷媒体形态的表征,包括语言和其他行为的文字记录。.第二阶段:从第二阶段所得到的文字记录中,找出有意义的行为和事件,前一阶段中的连续性行为流因此而被分割为有文化意义的块。.第四阶段:对第三阶段所确定的行为进行解释,从而把数据转换成相应的理论描述。在这种方法中,研究者需要描述似乎非常琐碎的、容易被想当然进行解释的行为和交互活动的各个方面,传统分析中可能错失的那些不明显却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在此得以显露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51.1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慧;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途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德菊;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62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2562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