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教育场域下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6 08:25
采用《青少年本民族文化认同问卷》、《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问卷》和《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学校影响因素问卷》等工具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试点学校2427名学生、对照学校2287名学生进行测量,以探讨其民族团结教育场域下民族文化认同水平的差异及广西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对其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结果显示:(1)试点学校与对照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试点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学校的水平;(2)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与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相关显著;(3)广西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能显著增进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
【文章来源】:民族教育研究. 2019,3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和广西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及研究假设
(一) 文献综述
1.中华文化认同方面
2.本民族文化认同方面
3.影响因素方面
4.提升路径方面
(二) 广西民族文化与民族团结相融合的教育模式
(三) 研究假设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调查对象
(二) 测量工具
1.《青少年本民族文化认同问卷》 和《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问卷》
2.《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学校影响因素问卷》
四、结果分析
(一)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二) 试点校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总体概况
(三) 试点学校和对照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性检验
(四) 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民族文化认同的相关分析
(五) 民族文化认同与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五、讨论与结论
(一) 讨论
1. 试点学校和对照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情况
2.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对民族文化认同作用结果讨论
(二)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蒙古族中华文化认同的综合研究[J]. 冯大彪. 前沿. 2018(04)
[2]构建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的新探讨——全国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研讨会综述[J]. 韦兰明. 民族教育研究. 2018(02)
[3]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以Z民族大学为例[J]. 尹旦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6)
[4]中华文化认同的多维探索[J]. 冯大彪. 理论月刊. 2017(11)
[5]实证研究中的因果推理与分析[J]. 温忠麟. 心理科学. 2017(01)
[6]西藏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特点及问题分析[J]. 郑雪莲.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1)
[7]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对策思考[J]. 孙秀玲,马丽. 新疆社会科学. 2016(05)
[8]以中华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J]. 裴蕾. 中国民族博览. 2016(09)
[9]让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J]. 李亚妹. 青海教育. 2016(05)
[10]“三化”视阈下西藏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证研究——以1158名中学生为分析样本[J]. 青觉,吴春宝. 民族教育研究. 2015(06)
博士论文
[1]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功能研究[D]. 李静.辽宁师范大学 2016
[2]蒙古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D]. 冯大彪.北京科技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结构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D]. 韩辉.西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79494
【文章来源】:民族教育研究. 2019,3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和广西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及研究假设
(一) 文献综述
1.中华文化认同方面
2.本民族文化认同方面
3.影响因素方面
4.提升路径方面
(二) 广西民族文化与民族团结相融合的教育模式
(三) 研究假设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调查对象
(二) 测量工具
1.《青少年本民族文化认同问卷》 和《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问卷》
2.《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学校影响因素问卷》
四、结果分析
(一) 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二) 试点校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总体概况
(三) 试点学校和对照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性检验
(四) 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民族文化认同的相关分析
(五) 民族文化认同与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五、讨论与结论
(一) 讨论
1. 试点学校和对照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情况
2. 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对民族文化认同作用结果讨论
(二)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蒙古族中华文化认同的综合研究[J]. 冯大彪. 前沿. 2018(04)
[2]构建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的新探讨——全国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研讨会综述[J]. 韦兰明. 民族教育研究. 2018(02)
[3]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以Z民族大学为例[J]. 尹旦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6)
[4]中华文化认同的多维探索[J]. 冯大彪. 理论月刊. 2017(11)
[5]实证研究中的因果推理与分析[J]. 温忠麟. 心理科学. 2017(01)
[6]西藏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特点及问题分析[J]. 郑雪莲.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1)
[7]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对策思考[J]. 孙秀玲,马丽. 新疆社会科学. 2016(05)
[8]以中华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J]. 裴蕾. 中国民族博览. 2016(09)
[9]让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J]. 李亚妹. 青海教育. 2016(05)
[10]“三化”视阈下西藏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证研究——以1158名中学生为分析样本[J]. 青觉,吴春宝. 民族教育研究. 2015(06)
博士论文
[1]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功能研究[D]. 李静.辽宁师范大学 2016
[2]蒙古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D]. 冯大彪.北京科技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结构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D]. 韩辉.西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79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479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