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土族、回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跨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6 08:00
民族认同和主观幸福感是近年来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较多的一个课题,尤其是在中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民族认同和主观幸福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亚文化,这种文化因素形成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潜在变量,少数民族都存在民族认同问题,要想对我国整体的幸福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有必要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幸福感进行更细化的研究,探索少数民族主观幸福感的结构,从而进行跨文化的验证。本研究以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和埃里克森的认同发展理论以及Phinney青少年民族认同的三阶段发展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对汉族、土族和回族中学生六个年级共600人实施集体问卷调查。重点考察了汉族、土族和回族中学生民族认同和主观幸福感的民族、性别、年龄和城乡差异以及其民族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民族认同和主观幸福感与抑郁的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汉族、土族和回族中学生在民族认同的三个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认知方面,回族学生得分明显高于汉族和土族学生,土族学生得分明显高于汉族学生;在情感方面,回族学生得分明显高于汉族和土族学生,汉族学生得分明显高于土...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民族认同的理论和研究
2.1.1 民族认同的概念及其理论
2.1.2 民族认同的研究
2.2 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和研究
2.2.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及理论
2.2.2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2.3 民族认同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跨文化研究
2.4 抑郁与主观幸福感及民族认同的关系研究
2.5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价
3 研究构想
3.1 研究意义
3.1.1 理论意义
3.1.2 实践意义
3.1.3 方法论意义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对象
3.5 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
3.6 研究设计
4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4.1 基本状况调查表
4.2 汉族、土族和回族中学生民族认同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4.3 汉族、土族和回族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5 研究结果及分析
5.1 汉族、土族、回族中学生民族认同的差异分析
5.1.1 汉族、土族、回族中学生民族认同的文化差异
5.1.2 汉族、土族、回族中学生民族认同的性别差异
5.1.3 汉族、土族、回族中学生民族认同的文化和性别差异
5.1.4 汉族、土族、回族中学生民族认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
5.1.5 汉族、土族、回族中学生民族认同的不同文化背景差异
5.1.6 讨论
5.2 汉族、土族、回族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分析
5.2.1 中学生生活满意度在民族因素上的特征
5.2.2 不同民族中学生生活满意度在性别因素上的特征
5.2.3 不同民族中学生生活满意度在年级因素上的特征
5.2.4 不同民族中学生的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的描述
5.2.5 不同民族中学生的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在性别因素上的差异
5.2.6 不同民族中学生的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在年级因素上的差异
5.2.7 讨论
5.3 民族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5.3.1 民族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
5.3.2 民族认同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5.3.3 讨论
5.4 民族认同与抑郁的关系
5.4.1 民族认同与抑郁程度的相关关系
5.4.2 民族认同对抑郁程度的回归分析
5.4.3 讨论
5.5 主观幸福感与抑郁的关系
5.5.1 主观幸福感与抑郁的相关关系
5.5.2 主观幸福感对抑郁的回归分析
5.5.3 讨论
6 总讨论
7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主要结论
7.2 启示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观幸福感研究进展[J]. 解业达,段海军.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2]少数民族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跨文化研究[J]. 种媛,杨俊龙,夏小燕. 民族教育研究. 2007(03)
[3]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内隐维度的调查[J]. 张庆林,史慧颖,范丰慧,张劲梅.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4]西南六个少数民族儿童民族文化认同的比较研究[J]. 陈世联,刘云艳. 学前教育研究. 2006(11)
[5]幸福指数的指标体系构建与追踪研究[J]. 邢占军. 数据. 2006(08)
[6]小学生人格测评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 杨丽珠,张野. 心理科学. 2006(04)
[7]个体文化取向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跨文化研究[J]. 邱林,郑雪.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03)
[8]主观幸福感研究概述[J]. 佟永峰,李焰,范杰.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1)
[9]城市文化与“身份认同”[J]. 张大伟. 甘肃社会科学. 2006(02)
[10]中学生精神信仰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 田丽丽,金盛华. 心理学探新. 2005(03)
博士论文
[1]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 杨俊敏.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37784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民族认同的理论和研究
2.1.1 民族认同的概念及其理论
2.1.2 民族认同的研究
2.2 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和研究
2.2.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及理论
2.2.2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2.3 民族认同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跨文化研究
2.4 抑郁与主观幸福感及民族认同的关系研究
2.5 国内外研究简要评价
3 研究构想
3.1 研究意义
3.1.1 理论意义
3.1.2 实践意义
3.1.3 方法论意义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假设
3.4 研究对象
3.5 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
3.6 研究设计
4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4.1 基本状况调查表
4.2 汉族、土族和回族中学生民族认同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
4.3 汉族、土族和回族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5 研究结果及分析
5.1 汉族、土族、回族中学生民族认同的差异分析
5.1.1 汉族、土族、回族中学生民族认同的文化差异
5.1.2 汉族、土族、回族中学生民族认同的性别差异
5.1.3 汉族、土族、回族中学生民族认同的文化和性别差异
5.1.4 汉族、土族、回族中学生民族认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
5.1.5 汉族、土族、回族中学生民族认同的不同文化背景差异
5.1.6 讨论
5.2 汉族、土族、回族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分析
5.2.1 中学生生活满意度在民族因素上的特征
5.2.2 不同民族中学生生活满意度在性别因素上的特征
5.2.3 不同民族中学生生活满意度在年级因素上的特征
5.2.4 不同民族中学生的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的描述
5.2.5 不同民族中学生的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在性别因素上的差异
5.2.6 不同民族中学生的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在年级因素上的差异
5.2.7 讨论
5.3 民族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5.3.1 民族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
5.3.2 民族认同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5.3.3 讨论
5.4 民族认同与抑郁的关系
5.4.1 民族认同与抑郁程度的相关关系
5.4.2 民族认同对抑郁程度的回归分析
5.4.3 讨论
5.5 主观幸福感与抑郁的关系
5.5.1 主观幸福感与抑郁的相关关系
5.5.2 主观幸福感对抑郁的回归分析
5.5.3 讨论
6 总讨论
7 研究结论与启示
7.1 主要结论
7.2 启示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主观幸福感研究进展[J]. 解业达,段海军.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2]少数民族中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跨文化研究[J]. 种媛,杨俊龙,夏小燕. 民族教育研究. 2007(03)
[3]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内隐维度的调查[J]. 张庆林,史慧颖,范丰慧,张劲梅. 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4]西南六个少数民族儿童民族文化认同的比较研究[J]. 陈世联,刘云艳. 学前教育研究. 2006(11)
[5]幸福指数的指标体系构建与追踪研究[J]. 邢占军. 数据. 2006(08)
[6]小学生人格测评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 杨丽珠,张野. 心理科学. 2006(04)
[7]个体文化取向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跨文化研究[J]. 邱林,郑雪.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03)
[8]主观幸福感研究概述[J]. 佟永峰,李焰,范杰.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1)
[9]城市文化与“身份认同”[J]. 张大伟. 甘肃社会科学. 2006(02)
[10]中学生精神信仰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 田丽丽,金盛华. 心理学探新. 2005(03)
博士论文
[1]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 杨俊敏.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37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537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