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1-12-29 19:08
实现我国义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推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逻辑前提是对我国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客观的测度和衡量。以我国义务教育支出规模如何合理增长、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如何提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如何实现均等化三个基本问题为出发点,从规模绩效、效率绩效和效果绩效三个维度构建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绩效评估框架。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研究. 2019,(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变化趋势图
EDUCATIONALSCIENCERESEARCH13决策参考国家的水平,具体如表1所示。2012年以来,我国有关部门多次强调教育的公平和效率问题,也逐渐将工作重点转向教育领域,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政府的义务教育支出比重增长有限。如图1、图2所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支出规模及其在GDP中所占比重虽均有所增加,但是增长总体趋势并不是十分显著,历年占比数值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那么,我国义务教育支出规模的增长为什么会如此缓慢,采用何种方法能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测度,这是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的问题。(二)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如何提高我国的义务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实现最优配置,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转换,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是我们必须重点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资源配置效率涉及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两个层面。其中,生产效率指的是投入一单位的义务教育资源所能获取的效益;配置效率指的是如何将有限的义务教育资源有效地分配在不同的地区以及城镇和农村。简而言之,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实际就是一个关于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的问题。在当前我国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背景下,教育资源的配置绩效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仅要关注义务教育资源投入的总体规模状况,更应该重视义务教育资源投入的无效率问题。但事实上,关于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尚未引起社会公众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究竟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状况如何至今依旧难以给出一个清晰的评价和判断。影响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有效地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三)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如何实现均等化教育均等化问题已成为学界关注的
和农村之间的配置,这是我们对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与规模绩效、均等化绩效相比较而言,效率绩效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政府的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而不是受经济发展阶段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因而,我们并没有过多地关注义务教育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关系问题,这便导致了我们尚未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故而,我们需要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绩效评估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评价。本文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评价将从经济角度出发,即将“效率”定位在“经济效率”上;图3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绩效评估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数量测度[J]. 龚锋,雷欣. 统计研究. 2010(10)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重意蕴及其超越性[J]. 刘新成,苏尚锋. 教育研究. 2010(05)
[3]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别的制度障碍分析[J]. 王元京. 财经问题研究. 2009(09)
本文编号:3556708
【文章来源】:教育科学研究. 2019,(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变化趋势图
EDUCATIONALSCIENCERESEARCH13决策参考国家的水平,具体如表1所示。2012年以来,我国有关部门多次强调教育的公平和效率问题,也逐渐将工作重点转向教育领域,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政府的义务教育支出比重增长有限。如图1、图2所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支出规模及其在GDP中所占比重虽均有所增加,但是增长总体趋势并不是十分显著,历年占比数值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那么,我国义务教育支出规模的增长为什么会如此缓慢,采用何种方法能够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测度,这是需要我们深入分析的问题。(二)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如何提高我国的义务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实现最优配置,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转换,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是我们必须重点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资源配置效率涉及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两个层面。其中,生产效率指的是投入一单位的义务教育资源所能获取的效益;配置效率指的是如何将有限的义务教育资源有效地分配在不同的地区以及城镇和农村。简而言之,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实际就是一个关于资源的投入产出关系的问题。在当前我国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背景下,教育资源的配置绩效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仅要关注义务教育资源投入的总体规模状况,更应该重视义务教育资源投入的无效率问题。但事实上,关于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尚未引起社会公众和相关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究竟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状况如何至今依旧难以给出一个清晰的评价和判断。影响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水平的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有效地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三)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如何实现均等化教育均等化问题已成为学界关注的
和农村之间的配置,这是我们对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与规模绩效、均等化绩效相比较而言,效率绩效的高低更多地取决于政府的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而不是受经济发展阶段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因而,我们并没有过多地关注义务教育资源的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关系问题,这便导致了我们尚未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故而,我们需要对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绩效评估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和评价。本文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评价将从经济角度出发,即将“效率”定位在“经济效率”上;图3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绩效评估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式财政分权的数量测度[J]. 龚锋,雷欣. 统计研究. 2010(10)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重意蕴及其超越性[J]. 刘新成,苏尚锋. 教育研究. 2010(05)
[3]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别的制度障碍分析[J]. 王元京. 财经问题研究. 2009(09)
本文编号:3556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556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