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概念图的绘制及生成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05:09

  本文关键词:概念图的绘制及生成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渗透到了学校教育的各个角落。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新型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革,迎接信息社会对教育的挑战,已经势在必行。纵观当前的教学现状,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已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现状,在这种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要寻找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奥苏贝尔认为,人的学习应该是意义学习。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学习者已经掌握的知识,当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倾向,并把所要学的新知识同原来的知识联系起来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奥苏贝尔还认为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除了学龄前儿童,学生的学习都是通过概念同化习得新概念的。概念的上位关系、下位关系、组合关系的层级排列最终形成了学生的认知结构。而美国康奈尔大学教育系的诺瓦克(Joseph D·Novak)教授正是根据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发展出概论图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教学的。 尽管概念图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已有知识的情况,但是它蕴涵了丰富的教学功能。概论图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使用工具,更应该作为一种教学的技能和策略。 本研究主要完成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第一,探讨概念图的起源、发展和未来。这包括对概念图的由来,及其发展程度的研究、国内外对概念图的研究情况、概念图的运用前景等问题。 第二,阐述了概念图的理论基础,其后论述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使用概念图。在对概念图基本理论的研究下,深刻理解其在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和作用,并结合实际学科阐述概念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三,概念图绘制和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运用C#编程语言来实现该系统,结合《教育技术学》这一学科说明该系统的应用。
【关键词】:概念图 概念图教学 概念图绘制 概念图生成 设计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3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3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9-10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10-11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框架11-13
  • 2. 概念图的含义及其起源、发展和未来13-24
  • 2.1 概念图的基本概念及类型13-17
  • 2.1.1 概念图的要素及构成13-14
  • 2.1.2 概念图的类型14-17
  • 2.2 概念图的起源17-19
  • 2.2.1 概念图产生的背景17-18
  • 2.2.2 概念图的理论基础18-19
  • 2.3 国内外概念图的研究19-22
  • 2.3.1 国外有关概念图的研究19-20
  • 2.3.2 国内有关概念图的研究20-22
  • 2.4 概念图的趋势研究22-24
  • 3. 概念图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分析24-38
  • 3.1 概念图在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和作用24-27
  • 3.2 概念图的设计与实现27-31
  • 3.3 概念图在教学中的运用实例31-38
  • 4. 概念图绘制及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8-45
  • 4.1 概念图绘制及生成系统功能设计38-41
  • 4.1.1 系统开发工具38-39
  • 4.1.2 系统模块分析及功能设计39-41
  • 4.2 概念图绘制及生成系统的实现41-45
  • 4.2.1 架构设计41-42
  • 4.2.2 层次设计42
  • 4.2.3 类设计及实现42-45
  • 5. 概念图绘制及生成系统的应用与分析45-59
  • 5.1 概念图绘制及生成系统使用说明45-47
  • 5.2 《教育技术学》学科简介47-49
  • 5.3 《教育技术学》中概念图绘制及生成系统的应用49-59
  • 6. 研究总结与展望59-61
  • 6.1 研究总结59
  • 6.2 概念图绘制及生成系统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59-61
  • 参考文献61-65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65-66
  • 致谢6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申昌安;运用语义网络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欣;高中数学核心概念的课程与教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概念图的绘制及生成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6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3726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5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