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忠实”到“创生”——论教学文化的变革
本文关键词:从“忠实”到“创生”——论教学文化的变革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文化 忠实型教学文化 创生型教学文化 变革
【摘要】:教学文化是师生共同体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依然存在于该共同体的关于"教与学"的比较稳固的心理模式与相应的行为方式。教学改革的关键不是技术与方法的变革,而是教学文化的转型。对于当前正在进行教学改革而言,亟需实现从"忠实型教学文化"到"创生型教学文化"的转换。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变革教学观念、教学制度和教学行为的方式来促成这一转换。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学文化 忠实型教学文化 创生型教学文化 变革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一、教学文化的变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通常认为,教学改革主要是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变革,然而这并没有涉及到问题的实质,因为“有效的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方法改革问题,精神与观念层面的教学文化的改革乃是教学改革的深层支撑因素。”[1]对于有效的教学改革而言,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继存;车丽娜;;教学文化研究引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忠晶;社会问题刍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杨春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化解读[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3 强世功;文学中的法律:安提戈涅、窦娥和鲍西娅——女权主义的法律视角及检讨[J];比较法研究;1996年01期
4 柯政;;学校变革困难的新制度主义解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5 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少数民族价值意识重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雷震;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体育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功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杨峥峥;儿童流动图书馆资金筹集及运作机制探析——以张掖儿童流动图书馆为例[J];图书与情报;2005年03期
8 陈宁;"百姓"、"公民"语义的社会学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田海平;论米歇尔·福柯的知识考古学[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3期
10 段存广;论网络社会问题及其社会控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静珊;;当前生育背景下的新“空巢”家庭现象[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一)——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三[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应星;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王合群;浙江“二五减租”研究(1927—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许永刚;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中政府与垄断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吕丽艳;教育卸责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水林;经济法基本范畴的整体主义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张增田;对话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潘弘图;福建农村现代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10 万力维;控制与分等:权力视角下的大学学科制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霞;从网络道德困境看高科技道德建设的出路[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戴建生;工业化进程中的村庄精英——江村个案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韩立军;德育环境的变迁与现代高校德育体系构建思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4 周丽华;论大学生思维方法导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志亭;体育在人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中作用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邵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社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7 杨经福;投资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D];河海大学;2002年
8 陈晓强;网络发展与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9 奂平清;农村社区社会资本状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高亚春;论后现代思维范式的生成:关于德里达的解构策略[D];黑龙江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樊耘,顾敏,汪应洛;论组织文化的结构[J];预测;200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祖兵;;从“忠实”到“创生”——论教学文化的变革[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12期
2 罗祖兵;;从“忠实”到“创生”——论教学文化的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16期
,本文编号:751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751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