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本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摘要】:本文从互动的家庭教育观出发,结合对四川省青神县某村留守儿童的调研结果,从家庭教育的主体、内容及家庭教养的方式三方面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发展管理系;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 外出父母 现有监护人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家庭教育在儿童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儿童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因素。作为农村儿童中一个数量相当大的群体,留守儿童的成长同样离不开家庭的教育。但家庭生活是一个经常变化的主题,一方面是迁移和可选择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是家庭的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凤琴;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黎军,张大玲,张堡;论现代教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J];高等理科教育;2003年S1期
2 叶苑;贵州省农村、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3 王乐天,程咸华;谈家庭教育在社会转型期的误区与对策[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李秀芬,张洪高;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3年03期
5 顾越华;浅谈德育过程中采取家校合作方式的意义[J];教育探索;2002年03期
6 薛桂英;易连云;;论城市离异单亲家庭道德教育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6年03期
7 乐善耀;上海家庭教育指导的现状及前瞻[J];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09期
8 张宇莲;台湾的家庭教育[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姜尖;;家庭因素与未成年人初次犯罪探析——对广东省未管所的100名未成年罪犯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2 李臣玲;丹噶尔藏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骆桂花;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黄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陈超;明代女性碑传文与品官命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天燕;家庭教育方式对小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马云荣;美国家长参与教育与青少年健康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3 柴克清;高中生主体性发展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光芳;网络时代的文化互喻特征与亲子互动方式的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马韵;父母教育一致性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张凤民;家庭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参与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赵静;父母权威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朱晓鹂;家长素质与儿童心理健康关系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9 刘勋昌;农村儿童、青少年社会化与其家庭教育的相关性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伟灵;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我国家庭教育的变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健;;关注留守,共建和谐[J];湘潮(下半月);2010年12期
2 李文武;;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3 谢利萍;;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弱化[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4 郭月芝;傅小悌;张斌;刘钢;;湖州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探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李晓丽;;试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救助[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黄淑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及思索[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7期
7 倪春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短缺之调查与思考——以苏北泗洪县为中心[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邵艳;张云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以湖南长沙市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王奕;张克云;;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6期
10 高慧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蒙廷英;;家庭教育与留守儿童的成长初探[A];2007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7年
2 王俊良;;家庭教育调查报告[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王亚然;;德育视角下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秀兰;;对立违抗障碍学生的辅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邓小青;;亲子互动与学习型家庭教育的策略[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梁珊;;初中生心理特点与家庭教育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阳范坚;;学校与家庭结合教育的探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8 匡裕国;;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雒银华;;职校生的心理特点及家庭教育的措施[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凤娟;;当前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学习心理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昭波;让小小校园变成温暖的家[N];钦州日报;2009年
2 记者 邱建平 实习生 兰梅琼;80多名留守学生得到温暖呵护[N];闽东日报;2009年
3 阴祖峰;让留守的孩子们并不孤单[N];哈尔滨日报;2008年
4 葛立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应对措施[N];驻马店日报;2008年
5 记者 刘先琴 通讯员 董一鸣;河南各界给留守儿童更多关爱[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谢雨芬 陈津津;留住的是寂寞 守候的是幸福[N];湘潭日报;2011年
7 鹿永建;别让留守儿童成为孤独的孩子[N];中国社会报;2005年
8 辽源市妇女联合会副主席 林晓华;关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建议[N];辽源日报;2007年
9 李金健 陈雯 莫延钦;精神留守儿童:家庭分工断裂的罪与罚[N];东莞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覃世默 本报通讯员 冯新吉 黄丽兰;“爸妈,我在学校过得很好”[N];广西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时海燕;聆听窗外声音:归返教育原点[D];苏州大学;2009年
5 黄立新;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叶正波;教育议事会:一个微观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铁铭;曾国藩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沈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10 张聪;毛泽东早期反抗教育思想来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永春;商丘市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2 朱霞桃;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情况的调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3 宋晨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赵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帆;河北省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涂秋元;贫困山区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现实状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欣;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社会性发展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娜;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的现状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田贤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保障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雪琴;四川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及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31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31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