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教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13:28
本文关键词:陆九渊教学思想研究
【摘要】: 陆九渊(公元1139年—公元1193年)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创立了理学中的心学学派,一生以讲学为主,培养了众多人才。不仅在当时众多教育流派中独树一帜,而且直接开启了明代的阳明学派。长期以来,教育理论界对他的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思想有较为丰富的研究,而对他的教学思想缺乏系统的整理。本文从教学论的理论体系出发,对陆九渊教学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剖析其教学思想的基本特点,阐释其现代价值,寻找其中具有现代意义的思想火花,从而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全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阐述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已有关于陆九渊教育教学思想的研究做出分析,指出已有研究的空缺之点。 第二部分,分析陆九渊教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过程。本文认为陆九渊教学思想的产生是南宋社会复杂矛盾的反映;是儒、佛、道文化融合背景下儒家教学思想自身发展的结果。其教学思想经过了初步形成、深化发展和成熟完善三个阶段。 第三部分,全面阐述陆九渊的教学思想体系。具体内容包括:第一,“明心”、“做人”教学目的;第二,“六经语孟”为主的教学内容;第三,系统辩证的教学原则;第四,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 第四部分,在前两部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论证陆九渊教学思想的基本特点:其一,德育优先性;其二,发挥主体性;其三,关注非理性;其四,富有创新性;其五,提倡简易性。 第五部分,论述陆九渊教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即:1.重新构建德育教学模式,提高德育实效性;2.积极开展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主体能力;3.加强非理性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陆九渊 教学思想 特点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2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前言7-12
- (一)研究意义7-8
- (二)研究现状8-10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10-12
- 一、陆九渊教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过程12-17
- (一) 陆九渊教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12-13
- (二) 陆九渊教学思想的形成过程13-17
- 二、陆九渊的教学思想体系17-26
- (一) “明心”、“做人”的教学目的17-18
- (二) “六经语孟”为主的教学内容18-19
- (三) 系统辩证的教学原则19-23
- (四) 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23-26
- 三、陆九渊教学思想的基本特点26-33
- (一) 德育优先性26-27
- (二) 发挥主体性27-29
- (三) 关注非理性29-30
- (四) 富有创新性30-31
- (五) 提倡简易性31-33
- 四、陆九渊教学思想的现代价值33-36
- (一) 重新构建德育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德育实效性33-34
- (二) 积极开展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主体能力34-35
- (三) 加强非理性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35-36
- 结束语36-37
- 主要参考文献37-41
- 后记4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丽;陆九渊人生哲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莉;陆九渊书院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37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37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