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之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19 07:43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之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效果 评价主体 关注学生 教师 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 评价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学生发展


【摘要】:本文在阐述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基础上,对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课堂教学评价中应注意教师、学生、师生关系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问题。
【作者单位】: 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效果 评价主体 关注学生 教师 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 评价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学生发展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教育目的和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最表对教师执教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活动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也是通过对教师在一堂课中的教学表现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达到既定目的程度的考察,以便判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各教学要素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竞莹;我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与重建[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雄;;重建课堂教学评价观[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7期

2 丁朝蓬;梁国立;Tom L.Sharpe;;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概况、问题与设想[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12期

3 黄新辉;;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年16期

4 黄小艳;;从师生冲突的原因看师生关系的重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10期

5 李瑜;我国师生关系10年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04年06期

6 杨文滢;徐穗;余东;;从试点到深化——大学英语改革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J];外语界;2006年S1期

7 刘静;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论丛;2003年03期

8 石巧珍;;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个案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2期

9 袁征;;师生关系新解释[J];学术研究;2006年11期

10 徐虹;师德建设的人文意蕴[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田鹏;彭桂芹;;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化学教学评价[A];湖北省中学化学“两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文件和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支爱玲;教学中建构合作型师生关系的思考[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徐爱芬;中学师生冲突现象研究——以兰州市安宁区的部分中学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秦红;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振娥;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协作学习的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亮涛;利用概念图促进知识建构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沙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马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学生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晓梅;新课程背景下师生关系构建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9 马燕;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相关问题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10 唐著斌;论农村初级中学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吉会;中小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几个理念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佩;运用幻灯进行生物教学[J];生物学教学;1980年01期

2 郭文;;必须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J];天津教育;1980年12期

3 滕西奇;;从高考语文试卷谈中学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10期

4 许乃成;遵循教学规律 改进教学工作——浅谈克服教学恶性循环的问题[J];安徽教育;1981年01期

5 莫展盛;;搞好课堂演示实验,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J];物理教师;1981年02期

6 宋瑞林;;“听明白”和“钻明白”[J];小学教学研究;1981年06期

7 陈大有;及树楠;;布置思考提纲,搞好预习指导[J];天津教育;1981年05期

8 齐吉祥;;《中国历史教学挂图》选介(八) 明末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J];历史教学;1981年07期

9 王有基;对中长跑教学的点滴体会[J];体育与科学;1982年05期

10 黄有诚;;对化学教学方法的体会[J];化学教育;198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波;;中专卫校病理学演示法课堂教学效果初探[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任晓玲;;案例教学法探略[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3 程应德;;巧用投影仪提高数学教学效果[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4 何华美;李福涛;周见至;付爱玲;唐渊;温保书;李晓辉;张乐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药理学课堂教学效果[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5 张淑蓉;;思辨与创新——古典文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葛国文;胡适良;;临床实习中的医学伦理教育[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曹小勇;朱丽清;;让学生、教师、学校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共同成长[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8 周晓岚;;新世纪中学生自我教育简论[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9 ;分册前言[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三——“陶花”绽放江南岸[C];2002年

10 王国卿;周希平;;探讨医学专业生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体会[A];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力根 陈青峰;塑造美好灵魂的人[N];江西日报;2000年

2 ;完善教师教育体系 推进教师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辛丽娟;为了每一个孩子[N];吉林日报;2001年

4 河北涉县第一中学 郝天亮;利用“凸面”提高直腿后滚翻教学效果[N];中国体育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赵显坤;教师要做新课程改革的热情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赵显坤;早起步 争主动[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张廷凯;国际视野与本土背景[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苟正斐;甘肃:凸现一个“新”字[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刘运东 刘玉林;为教师的阅读提供4种动力[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记者 张真弼;十堰新课程教师持证上岗[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毕华林;走向生本的教科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兰;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知识结构及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薛国凤;冲突与和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荣伟;教育共同体及其生活世界改造[D];苏州大学;2006年

5 吕润美;新课程地理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光利;中学物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效果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杨翼;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3 董正宇;对医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学斌;应对新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兴华;试论中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毅;目标教学模式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跳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马延伟;新课程与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晓静;教师反思内容的应然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开伦;初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尹弘飚;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80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880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c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