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研究略述
本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研究略述
【摘要】:目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客体的认识不统一,总结性的著作和文章也不多。通过围绕国内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争论、争论的分析评价、基本总结三个方面进行归纳,以期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客体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主体、客体及主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从哲学角度分析,主体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客体是主体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时所指向的、并反过来制约主体活动的外界对象,它是在主体活动的对象性指向中获得自身基本规定的。由于主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万美容;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J];江西教育科研;2000年05期
2 张建桥;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含义的科学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衍丽;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李杨;;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探索[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朱文莉;加强和改进大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0期
4 王祖红;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本认识[J];长白学刊;2005年05期
5 王亚坤;;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2期
6 孟昭伟,黄定俐,张秀荣;关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实效性的探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王磊;;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刍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陈展;校园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孙道进;“荒野”自然观:环境伦理学的本体论症结[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10 刘纯;;论马克思主义观[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2 韩志伟;实践与辩证法——从对象性思维方式到实践性思维方式[D];吉林大学;2004年
3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瑜;校园网络亚传播圈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易春秋;建国十七年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孙亚飞;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政府职能变革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周从标;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刘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鲁志国;广义资本投入与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李辽宁;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春红;现阶段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彭兴富;论高校德育环境及其优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永胜;我国实现法治的条件研究[D];华侨大学;2002年
4 李长惠;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开发中的作用和运行机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尼玛次仁;在系统方法的指导下推进西藏高校“两课”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晓波;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正祥;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基本经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孙苹;中国入世对中学德育建设的机遇、挑战和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谭伟;网络舆论及其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朱丽翔;主体性大学生道德素质评估之主体性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国材;;略论会注意[J];中学教育;2002年02期
2 马慧芳;;论校园公益广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3 张薇薇;王昊;朱晓东;;互联网用户协同创作与内容共享的活动系统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年04期
4 答会明;;榜样与榜样教育初探[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5 揭水平;;多维标度分析及其在探索心理素质结构中的应用[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06期
6 燕国材;;论“人是自我教育的对象”[J];中学教育;2003年02期
7 刘伟;;论教师教学利益的维护及实现[J];教育探索;2011年08期
8 梅英;李红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闲置的理性反思[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陈卫民;;现代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2期
10 孙珂;;教育问责背景下的美国国家教育进展评估[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虹;;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和主客体关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刘正立;;儿童辨别图形的实验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下)[C];1981年
3 李向阳;;学生自治是教育对象“客”、“主”体论的真正体现[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4 赵友增;;大力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模式[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5 文萍;李红;;个体价值目标和环境价值特征的一致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曲殿臣;;反对“应试教育”[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7 王仁欣;;论自我意识发生和发展的若干问题——与“谈谈关于正确理解青年的自我意识及其发展”商榷有关问题[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8 吴学谋;郭定和;;从泛系观看科技教育创新——泛系教育学论略[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张晓洲;邬小龙;许婷;叶文浩;;中国文化背景不同情景下原生内隐自尊姓名效应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一东(作者单位:兰州二十七中);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N];甘肃日报;2006年
2 张彦(作者单位:甘肃省财贸学校);试析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3 项久雨;论思想道德教育的价值特征[N];光明日报;2004年
4 顾明远;也谈“教育是什么”[N];中华读书报;2000年
5 王艳玲;学习是三位一体的对话性实践[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卢鸿菊 钱志富;主体与客体的对话[N];文艺报;2006年
7 李倩;浅议树立“不教之教”的课堂教学理念[N];贵州政协报;2008年
8 张建明;新角色如何有新作为[N];文汇报;2006年
9 常启胜(作者单位: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校本课程:人在哪里?[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林吉双;国民诚信教育体系的缺失[N];中国教育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范庭卫;教学过程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晓军;校本课程价值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2 毛晨熙;教学主体论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段太勇;管理的整合职能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4 方必基;大学生恐惧障碍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李晓红;“网上德育”与“网下德育”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吴宏超;教育腐败的经济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10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10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