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对新课程改革实验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7-10-02 12:10

  本文关键词:对新课程改革实验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新课程改革 实验 调查


【摘要】: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新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新课程改革实验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城乡实验效果差异显著、小学与初中实验效果差异显著、课程资源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为了保证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应当关注实验区的整体效果,加强对薄弱环节的指导;从多种渠道开发课程资源,培养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总结经验;努力建设适应新课程的学校文化。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实验 调查
【基金】: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题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632.3
【正文快照】: 2001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实验稿)》,并于同年9月在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始了新课程改革实验。2002年9月,又有500多个省级实验区进行这一实验。2001年末和2003年初,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福平;;生物新课程中老师的适应性状况[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09期

2 代保民;;新课程改革,校长不可缺位[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3 马瑞光;;新课改理念下班级工作初探[J];成才之路;2011年18期

4 王廷连;;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5期

5 文亚红;;感悟新课程标准[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6期

6 乔娜;;教师角色转变与新课程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年04期

7 于彦花;;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政治课的转变[J];学周刊;2011年07期

8 张中俊;;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思索[J];快乐阅读;2011年13期

9 陈京山;新课程改革中的问题透视[J];基础教育;2004年04期

10 刘峰;;物理兴趣来自于实验[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涛;;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郝文凤;;新课程高中英语探究式学习模式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3 燕兴权;;试论课程改革中提高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的途径[A];甘肃省化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学术报告会暨二十三届年会——第五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志前;;新课程·新技术·新变革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初中物理新课改的实践及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杨子圣;;浅议课改中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陆守明;;农村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唐炎;郭礼;禹文;;运用“黑箱”理论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审视[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刘小辉;;新课程下数学教师发展的调查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何鲁伟;;摒弃传统误区,提升教材内涵——对高中体育新课程教材处理的思索[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江苏省泗阳中学课题组;;树全新理念,求课堂之变——江苏省泗阳中学“1+1”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志纯;明年高中力争实行新课程改革[N];安徽日报;2004年

2 记者 李芳;我省明秋实施普高新课程改革[N];云南政协报;2008年

3 记者 宗巍 褚晓亮;吉林农村将告别“在黑板上做实验”[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本报记者 温淑敏 通讯员 黎力;“求思文化”助新课程改革扬帆远航[N];天津教育报;2009年

5 市教育局供稿;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学习考察报告[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6 杨杰 安阳市第二实验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以建设性思维推进新课程改革[N];安阳日报;2009年

7 毕节市八寨中学 陈堡;浅议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N];毕节日报;2009年

8 记者 李君;我市召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会议[N];拉萨晚报;2010年

9 周凤林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校长;“勿离手”实验的理想与追求[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记者兰俊君;我市新课程改革特色初显[N];白银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万伟;亦续亦断[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曹俊军;反思与构想: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吕润美;新课程地理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玉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兰;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知识结构及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胡玺丹;教育转型期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黄梅;基于三维目标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薛国凤;冲突与和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雷芳;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教师角色转变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蔡建忠;新课标下合作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玲;新课程改革下我国优秀中学英语教师素质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映鹏;新课程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军;新课改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范永红;新课程实施中地理教师反思性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阮茜;中小学校新课程改革中的的教师评价问题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郭媛;高中新课程中教师教学效能感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本章;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59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959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9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