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理论论文 >

古村落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5 02:06

  本文关键词:古村落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古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古村落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绚烂瑰宝,具有丰富且多元的教育价值。随着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设立,古村落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当前现代化建设使古村落面临一定的生存困境,校本课程开发是保护与发展古村落文化的重要途径。古村落文化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必要性和可性性。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古村落 古村落文化 校本课程开发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教育学视域中的古村落文化及其资源开发研究”(09YJA880127)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古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合体,其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绚烂瑰宝,是民族文化的根。与此同时,古村落还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的重要基地。古村落在建筑、历史、生态、文化以及审美艺术等方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良警宇;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水满村的事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李慧;苏勤;;古村落旅游发展的社会文化影响研究——以西递村为例[J];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刘沛林;古村落:亟待研究的乡土文化课题[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7年02期

4 王中锋;金荣科;;刍议新农村建设中的古村落保护[J];现代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俊英;吴江;;我国古村落旅游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2 侍非;杨乔伟;;关于徽州古村落保护的人本思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翁时秀;彭华;;政府与村民的行为对古村落保护及景观变迁的影响——基于本土社会学理论视角[J];地理科学;2011年03期

4 刘歆;徐良;;新农村建设中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张华龙;;古村落文化的教育价值及其资源开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1期

6 唐晓云;闵庆文;;农业遗产旅游地的文化保护与传承——以广西龙胜龙脊平安寨梯田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卢宏;;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1期

8 金锦萍;;古村落文化与地方课程的开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宋瑞;谢婷;;近十年国内古村镇旅游研究的逻辑演进[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吴文智;赵磊;;我国古村镇旅游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10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春发;旅游场域中的乡村社会变迁[D];上海大学;2009年

2 聂存虎;古村落保护的策略与行动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刘艺兰;少数民族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亮亮;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与文化协调互动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宋霞;河南历史文化名镇的景观构成分析[D];郑州大学;2006年

3 詹静;诸葛古村落土地制度变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4 徐岚;我国当代乡村设计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5 尹得举;文化生态和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6 周景崇;论乡土聚落景观文化思想在现代村镇设计中的转换[D];苏州大学;2007年

7 伍先福;基于利益主体理论的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8 王惠琴;中国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胡英娜;张壁古堡解析及其保护利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张建;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村落形态更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琼;张薇;黄玉理;;论古镇旅游开发中的资源保护问题——以雅安上里古镇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张松;历史城镇保护的目的与方法初探——以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为例[J];城市规划;1999年07期

3 李星明,赵良艺;旅游者对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4 方淳;旅游对中国世界遗产地的影响[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杜红霖;;新农村建设要避免的误区[J];领导科学;2006年09期

6 刘振礼;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影响及对策[J];旅游学刊;1992年03期

7 刘赵平;再论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文化影响——野三坡旅游发展跟踪调查[J];旅游学刊;1998年01期

8 唐雪琼,车震宇;哈尼村寨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初步研究——以元阳县箐口村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李凡,金忠民;旅游对皖南古村落影响的比较研究——以西递、宏村和南屏为例[J];人文地理;2002年05期

10 刘建平;韩燕平;;我国古村落保护与古村落城镇化探析——兼论古村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炜;;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初探[J];快乐阅读;2011年13期

2 方艳;;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分析[J];中学教育;2003年07期

3 张青;刘雪丽;;开发校本课程的探索与思考[J];辽宁教育;2011年Z2期

4 邵士海;;浅谈校本课程的开发[J];西藏教育;2011年06期

5 孟伟;;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谈谈校本课程的实践与反思[J];山东教育;2011年11期

6 徐增娥;;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几种心理偏差[J];山西教育(教学);2011年07期

7 刘浩;;基于精致教育的校本课程研究[J];天津教育;2011年07期

8 姚利;;坚持校本课程开发 为学生人生筑基石[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9期

9 吴建新;;“三进”并举 有效实施校本课程[J];现代教学;2011年Z2期

10 匡乃光;张向阳;;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绍强;;山区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2 韦彦良;;农村化学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袁才方;;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范式的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宋志军;;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于丹〈论语〉心得》一书的出版营销过程的启示[A];优秀出版物价值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三届年会优秀文集[C];2008年

5 孙佳;;传统文化与社区先进文化建设[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6 陈沛沛;杨枝青;杨杏林;张晶滢;肖芸;苏丽娜;;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思想造就了“海派中医”[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周大伟;;皇帝的新衣:来自北京老胡同的吊诡[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缪品枚;;畲族与闽东传统文化[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9 李群;;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现代人才管理的启示[A];国土资源职教改革与创新[C];2009年

10 冯敏;;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与改革[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斌华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系教授;厘清校本课程开发的六大误解[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高利民 第一百中学副校长,教育管理硕士,中学物理特级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管理几要素[N];天津教育报;2010年

3 单江新;浅谈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发展[N];伊犁日报(汉);2010年

4 建湖县草堰初级中学 李延斌;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构想[N];江苏教育报;2008年

5 朱云福 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姜建华 浙江省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办公室主任;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种现实路径[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华东师范大学 崔允o7;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共识[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吴刚平;背景:关于校本课程开发[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九江三中 曹荣星;九江三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N];九江日报;2008年

9 崔允o7(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部主任 张們;校本课程开发三问[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正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文安;周秦两汉神仙信仰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王保庆;传统文化与执政党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云;中国会计文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6 郭树芹;唐代涉医文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乔玉光;危机管理视角下的中国北方草原传统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张佑林;江浙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陈胜;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法律与宗教[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孟岩;泰中动作电影比较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金焕;上海市初级中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查与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覃浩;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杨爽;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丽;基于校本课程开发创建特色学校的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灿玲;高中信息科技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乌婷婷;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向宏伟;土家族民族文化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唐洁;源于少数民族地区游戏的物理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魏娜娜;基于学校品牌经营的民办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丽敏;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校本课程开发[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古村落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4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2664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7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