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存在感的课程内容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5 02:09
本文关键词:基于学生存在感的课程内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面对课程内容,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其中,实现着自身的发展。存在感是学生与课程内容的意义关联,主要包括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体验、反思与欣赏。关照学生存在感的课程内容实现学生个体对课程内容的参与,使课程内容不再外在于学生,而是与学生密切相关,使学生融入其中,并实现着学生的发展。然而,我们当下的课程内容存在着许多忽视学生存在感的现象,课程内容中的“话语霸权”、“教案剧”、“复制执行”,导致学生学生成为课程内容的“旁观者”,不能参与其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虚假参与”、“低效参与”、“茧式参与”致使学生不能获得提升;课程内容书本化、应试取向、偏离生活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难以实现真正的发展。关照学生存在感的课程内容不能仅仅局限在文本层面,,而是对其进行全面、深入、整体性的解释。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和案例研究法,在总结已有研究理论并结合当下教育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构建基于学生存在感的课程内容。基于学生存在感的课程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预设型课程内容和生成型课程内容,随着课程内容的实施,课程内容由预设型逐步过度到生成型。
【关键词】:存在感 课程内容 预设 生成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Contents8-10
- 绪论10-15
- (一)问题的提出10
- (二)文献综述10-13
- 1.国内研究概况10-12
- 2.国外研究概况12-13
- (三)研究方法13
- 1.案例研究法13
- 2.文献研究法13
- (四)创新点13-15
- 1.学生存在感的提出13-14
- 2.课程内容理解的新视角14-15
- 一、课程内容中学生的存在感及其构成15-20
- (一)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体验15-17
- 1.学生是能动的体验者15-16
- 2.体验是“意义”的共享16
- 3.体验是认知的基础与对认知的超越16-17
- (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思17-18
- 1.学生在课程内容实施过程中的反思17-18
- 2.学生对于课程内容整体的反思18
- 3.学生为了课程经验的反思18
- (三)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欣赏18-20
- 1.欣赏使学习变为愉快的经历19
- 2.欣赏使书上理论标准变为实际行为准则19
- 3.欣赏凸显学科价值19-20
- 二、存在感的缺失:课程内容的问题表征20-26
- (一)学生成为课程内容的“旁观者”20-22
- 1.课程内容中的“话语霸权”20-21
- 2.课程内容中的“教案剧”21
- 3.课程内容中的“复制执行”21-22
- (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伪参与”22-24
- 1.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虚假参与”22
- 2.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低效参与”22-23
- 3.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茧式参与”23-24
- (三)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24-26
- 1.课程内容书本化24
- 2.课程内容应试取向24-25
- 3.课程内容偏离生活25-26
- 三、关照学生存在感的课程内容的价值26-30
- (一)实现学生个体对课程内容的参与26-28
- 1.提供学生探究的机会26-27
- 2.给予学生意义建构的平台27
- 3.促进学生经验的提升27-28
- (二)实现学生个体在课程内容中的发展28-30
- 1.提供学生创造的机会28
- 2.实现学生的个性解放28-29
- 3.完成学生的自我超越29-30
- 四、基于学生存在感的课程内容的构建30-39
- (一)预设型课程内容:为激发学生的存在感做准备31-34
- 1.预设型课程内容的内涵31-32
- 2.预设型课程内容的构成32-33
- 3.预设型课程内容取向:课程内容心理化33-34
- 4.预设型课程内容实践案例34
- (二)生成型课程内容:实现学生的存在感34-39
- 1.生成型课程内容的内涵35
- 2.生成型课程内容的构成35-37
- 3.生成型课程内容取向: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37-38
- 4.生成型课程内容实践案例38-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44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4-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小微;;课程:学生个体精神生命成长的资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陈桂生;;变化中的“课程”概念[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刘翠鸿;选择与组织适合学生需要的课程内容[J];教学与管理;2005年13期
4 李尚群;从“教案剧”到“创造剧”——课堂教学转型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06期
5 李英;体验:一种教育学的话语——初探教育学的体验范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12期
6 俞红珍;教材选用取向与不同的教材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16期
7 李山林;“语文课程内容”略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2期
8 黄甫全;课程本质新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01期
9 吴康宁;“课程内容”的社会学释义[J];教育评论;2000年05期
10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年09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学生存在感的课程内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266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