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08:16
本文关键词:生本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关于有效教学的研究是教育教学研究中的重点,尤其是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也将有效教学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一方面可以看出有效教学在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位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研究有效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与欠缺,因此有效教学研究在理论方面应进一步进行反思,在实践方面还有待改进。否则有效教学依旧是“穿新鞋走老路”,依旧在应试教育的怪圈里徘徊,偏离了教育改革所倡导的人性化理念。本文从生本教育的视角来探讨有效教学,首先对生本教育理论基础与核心理念,生本教育下有效教学的理论前提等方面进行思考,再次对以往有效教学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与阐述,这就从实践角度对生本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进行剖析,也为解决有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 本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论。简述了研究的缘由、内容、意义、方法等方面,,并对有效教学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第二部分阐述了生本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核心理念,主要从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论述生本教育理论基础,对生本教育核心理念的论述主要是从价值观,伦理观与行为观三方面。 第三部分论述了生本理念下有效教学的前提,分别从“人”、“知识”与“有效教学的概念”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这部分是研究生本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的基础,为后文分析有效教学奠定了基础。 第四部阐述了以往有效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主要是从教学目标,学生主体,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来论述。 最后一部分论述了生本理念下有效教学的原则,主要是从自然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与发展性原则四个方面呈现了生本教育视野下有效教学的样态,并以原则为基础提出相应地解决策略。 结束语主要对本文的总结与反思,同时对自已以后地研究提出新的要求与建议,以此来激励自已以后在研究的欠缺之处有所突破。
【关键词】:生本教育 有效教学 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论8-14
- (一) 问题的提出8-9
- (二)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9-10
- (三) 研究综述10-13
- (四)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3-14
- 一、 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14-17
- (一) 生本教育的理论基础14-16
- (二) 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16-17
- 二、 生本教育下有效教学的理论前提17-22
- (一) 对“人”的内涵的理解17-19
- (二) 对知识的理解:对两种知识观的整合19-21
- (三) 有效教学的概念21-22
- 三、 以往有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误区22-27
- (一) 教学目标的泛化23-24
- (二) 学生主体的虚化24-25
- (三) 教学过程的形式化25-26
- (四) 教学评价的单一化26-27
- 四、 生本理念下有效教学的原则27-37
- (一) 自然性原则27-29
- 1. 自然性原则的内涵27
- 2. 自然性原则的应用策略27-29
- (二) 主体性原则29-32
- 1. 主体性原则内涵29-30
- 2. 主体性教学原则应用策略30-32
- (三) 结构化原则32-34
- 1. 结构化原则的内涵32
- 2. 结构化原则的应用策略32-34
- (四) 发展性原则34-37
- 1. 发展性原则的内涵34
- 2. 发展性原则的应用策略34-37
- 结语37
- 参考文献37-3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39-40
- 致谢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娟,于爱华;谈课堂教学目标陈述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吴刚平;;深入研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年06期
3 龙宝新,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4 成尚荣;;价值追求:有效教学的核心与命义[J];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11期
5 范蔚;中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5期
6 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1期
7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8 姚姿如;杨兆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9 朱家生;;抓住学习主体特征,推动数学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0年29期
10 郭思乐;知识过程的生长本质:小立课程的关键[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1期
本文关键词:生本理念下的有效教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24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292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