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7 02:26
“SOLO”全称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意为“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结构”。是由教育心理学家比格斯(Biggs)和科利斯(Collis)以多门学科领域的学业评价资料为依据,而提出的理论。该理论认为,通过对学习结果的观察可以分析出学生的认知水平结果,并将其按结果的复杂性由低到高分为5个水平。近年来,对于该理论研究热度明显上升,主要集中于概念等理论的研究,在开放性试题的研究领域较为广泛,同时也广泛用于教学评价等领域。然而,基于SOLO分类理论展开高中化学教学设计和实践的研究还是较为少见。因此,探究SOLO分类理论对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指导意义并加以实践研究,是对该理论价值的进一步挖掘,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手段。本研究以江西省抚州市宜黄一中高一年级两个平行班的100多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前测选取两个思维水平相当的班级进行对照实验,同一教师,以不同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最后利用SOLO分类水平指导教学评价所设计的后测题,以量化的方式判断在实验前后思维水平的变化情况。以此为依据,探究该理论在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可操作性以及对教学效果的...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SOLO 分类理论的五水平结构图示
可知在对照班和实验班的期末成绩也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对比,上看,两班的成绩除了高分段存在一定的重合之外,实验班(红线)的成绩高于对照班(蓝线)的成绩,可见,利用 SOLO 分类理论所指导的教学设计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成绩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由于时间较短,进行验次数的限制,最护提升效果不是非常显著,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响。
对照班(前后)思维水平对比折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OLO视角下学生“物质的量”学习的思维发展水平研究[J]. 张莹,刘晶. 化学教学. 2015(11)
[2]SOLO分类理论在二维评价化学思维导图中的应用[J]. 刘志华,李佳. 化学教学. 2015(05)
[3]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以苏教版高中化学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课为例[J]. 夏军,黄爱民.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10)
[4]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的应用——以苏教版《化学1》氧化还原反应为例[J]. 黄爱民. 化学教学. 2014(04)
[5]Solo分类评价法在学生学业评价中的优势与局限[J]. 李春玉. 教学与管理. 2013(30)
[6]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化学“四重表征”教学研究——以“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为例[J]. 韦新平. 化学教学. 2013(10)
[7]SOLO分类理论在科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陈静文. 化学教育. 2013(10)
[8]国內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中学化学应用研究的综述[J]. 黄爱民. 化学教学. 2013(01)
[9]化学SOLO试题编制及评分方法[J]. 郭强.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2(09)
[10]SOLO分类理论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 王较过,赵欢苗. 当代教师教育. 2012(01)
硕士论文
[1]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D]. 于菲.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SOLO分层评价法的应用与探究[D]. 孙佳欣.东北师范大学 2011
[3]SOLO理论及其历史教学应用研究[D]. 康铮.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化学教学设计[D]. 张霞.苏州大学 2005
[5]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改革研究[D]. 黄鑫.广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40934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SOLO 分类理论的五水平结构图示
可知在对照班和实验班的期末成绩也是有着非常明显的对比,上看,两班的成绩除了高分段存在一定的重合之外,实验班(红线)的成绩高于对照班(蓝线)的成绩,可见,利用 SOLO 分类理论所指导的教学设计的教学,对于学生的成绩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由于时间较短,进行验次数的限制,最护提升效果不是非常显著,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影响。
对照班(前后)思维水平对比折线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OLO视角下学生“物质的量”学习的思维发展水平研究[J]. 张莹,刘晶. 化学教学. 2015(11)
[2]SOLO分类理论在二维评价化学思维导图中的应用[J]. 刘志华,李佳. 化学教学. 2015(05)
[3]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以苏教版高中化学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课为例[J]. 夏军,黄爱民.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4(10)
[4]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中的应用——以苏教版《化学1》氧化还原反应为例[J]. 黄爱民. 化学教学. 2014(04)
[5]Solo分类评价法在学生学业评价中的优势与局限[J]. 李春玉. 教学与管理. 2013(30)
[6]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化学“四重表征”教学研究——以“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为例[J]. 韦新平. 化学教学. 2013(10)
[7]SOLO分类理论在科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陈静文. 化学教育. 2013(10)
[8]国內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中学化学应用研究的综述[J]. 黄爱民. 化学教学. 2013(01)
[9]化学SOLO试题编制及评分方法[J]. 郭强.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2(09)
[10]SOLO分类理论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 王较过,赵欢苗. 当代教师教育. 2012(01)
硕士论文
[1]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D]. 于菲.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SOLO分层评价法的应用与探究[D]. 孙佳欣.东北师范大学 2011
[3]SOLO理论及其历史教学应用研究[D]. 康铮.华东师范大学 2009
[4]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化学教学设计[D]. 张霞.苏州大学 2005
[5]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改革研究[D]. 黄鑫.广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40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xuetheo/3440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