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青少年依恋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10-11 18:38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依恋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依恋类型 依恋回避 依恋焦虑 父母教养方式


【摘要】:目的:探讨当前青少年的依恋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关系问卷(RQ)、亲密关系经历调查表(ECR),以及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对610名大学生和高中生进行了测评。结果:①父亲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有显著差异。②依恋回避与母亲关爱、父亲关爱、母亲鼓励自主、父亲鼓励自主均呈显著负相关,依恋焦虑与母亲关爱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父亲控制呈显著正相关。③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关爱、父亲鼓励自主能显著预测个体的依恋回避,母亲控制和母亲关爱能显著预测依恋焦虑。结论:青少年的依恋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密切相关。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心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依恋类型 依恋回避 依恋焦虑 父母教养方式
【分类号】:B844.2;G78
【正文快照】: 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的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和行为倾向、比较集中地反映了父母对待子女的态度及其教育观念[1,2]。依恋是指个体对其早期亲子关系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这种依恋经历的评价[3]。在影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圣涛;张薇;;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戍;张宁;;大学生挫折承受力与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9期

2 李同归;李楠欣;李敏;;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6期

3 刘丽;姚梅玲;;儿童应对方式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06年18期

4 李同归;王新暖;郭晓飞;;初中生的依恋类型与异性交往行为[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吟秋;成人依恋风格和婚姻质量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叶;阈下恐惧启动与成人依恋对象心理表征通达性的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3 骆tR;运用成人依恋理论改善情侣亲密关系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丽;中学生对应激事件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刘戍;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6 毛俊青;离异家庭中学生的复原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马小凤;亲密关系中趋—避牺牲动机的决定因素及其后果变量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晓艳;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生活事件的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9 马玲;熟悉环境下幼儿对抚养者依恋行为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10 谢玲;强迫症的依恋关系及述情障碍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鉴清;吴惠娟;赵梅青;;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2期

2 孙圣涛;张薇;;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3 张庆辞;栾国霞;李建伟;;初中生成就动机与自尊、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6期

4 张巧明,张美峰;青少年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5年03期

5 张文新,林崇德;青少年的自尊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不同群体间的一致性与差异性[J];心理科学;1998年06期

6 刘建榕,刘金花;初中生心理健康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0年06期

7 李祚山;转型期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8 田录梅;;Rosenberg(1965)自尊量表中文版的美中不足[J];心理学探新;2006年02期

9 冯维,于志涛;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8期

10 嵇宇虹,王玲凤;小学生行为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2 古玉;恋人依恋型的交互作用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艳;刘衍玲;王鑫强;;大学生自我分化与依恋类型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9期

2 李敏;甘怡群;;大学生成人依恋类型与同伴交往关系调查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1年03期

3 丁艳华;徐秀;王争艳;李慧蓉;王卫平;;影响母婴依恋关系的家庭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9期

4 陈小琴;张进辅;;师范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5 代慧慧;;“印记”与“错记”[J];大众心理学;2008年07期

6 孟仙;余毅震;刘卓娅;张萍;;小学高年级儿童攻击行为与亲子依恋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8期

7 徐亮;罗婷婷;蒋玉梅;王亚琨;张进辅;;大学生母亲依恋状况调查[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3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雯;赵守盈;;合作情景中依恋类型与人际特质的匹配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丁艳华;徐秀;王争艳;;上海160例婴幼儿依恋类型及其影响因素[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3 张咏梅;吴荣先;;国内外依恋研究述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张晓培;孔祥海;石文典;;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胡平;孟昭兰;;中国母婴依恋类型影响因素的综合模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张琳琳;陈会昌;;儿童2岁时的依恋类型和抑制性特征对其11、14岁友谊质量的预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冉俐雯;刘翔平;;焦虑型个体亲密关系团体辅导效果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蓝滢;;不同依恋类型个体内隐自尊水平的差异及变化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朱伟;陈国法;王催春;;大学生依恋、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董广敏;;青少年依恋与人际交往质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斌;孩子的依恋是对母亲的信任[N];保健时报;2004年

2 黄春香;依恋:孩子心理发育的“营养剂”[N];大众卫生报;2004年

3 记者 谭娜;碰撞出来的心理学[N];北京科技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薇;不同依恋类型恋爱受挫者的注意偏向[D];西南大学;2012年

2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3 丁艳华;母婴依恋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幼儿期认知和行为发展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大学生依恋类型对自我特征词注意偏差的影响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金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调查及与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困扰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蒲唯丹;大学生成人依恋、领悟社会支持及神经质与焦虑的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王仕芬;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负性情绪的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利国;高中生依恋类型与社会能力、孤独抑郁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海东;青少年依恋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李凤莲;关于儿童依恋的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熊剑峰;大学生亲密关系满意感及其与依恋类型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金艳;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马素红;在校硕士研究生孤独感状况及与其依恋类型、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14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014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d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