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创造力研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
本文关键词:有关创造力研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创造力研究 高创造者心理特征 内隐理论 创造性环境 创新教育 创造性人格特征 创造性思维 学生 批判思维 教师
【摘要】:创造力(creativity)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包含人格、动机、认知、知识经验等多种成分。广泛的兴趣、好奇、独立、自信、对学习或研究有热忱、持之以恒等是高创造者最主要的人格与动机特征;学校创新教育需要从小培养这些重要的心理品质。创造性过程包括观念的产生与观念的选择两个复杂的过程,在观念产生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发散性思维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与选择过程有关的批判思维、评价思维却没有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每个人对创造力都有自己的理解即创造力的内隐理论,我国教师认同的创造性学生的特征大多与传统智力因素相联系,如反应敏捷、智商高、善于观察、喜欢思考;这是对创造力的一种非常偏面和狭隘的理解。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
【关键词】: 创造力研究 高创造者心理特征 内隐理论 创造性环境 创新教育 创造性人格特征 创造性思维 学生 批判思维 教师
【分类号】:G442
【正文快照】: 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创新与发明的历史。在我国,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历来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创新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知识创新能力成为该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教育学界关心的主要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华俭,符起俊,桑标,许静;创造性的公众观的调查研究(Ⅰ)——关于高创造性者的特征[J];心理科学;2001年01期
2 徐展,张庆林,Robert J.Sternberg;创造性智力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林,黄石卫;大学生创造性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报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邹枝玲,施建农;创造性人格的研究模式及其问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申继亮;邹君;王立娜;;中小学教师关于创造性学生特征的内隐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吴霞;肖娜;;基于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8期
5 辛斌;;略论当代大学生理想建设的贫困[J];沧桑;2006年06期
6 骆一,阮昆良,刘敏;大学生创造性人才观及相关因素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徐继燕;李慧;冯静;;重庆市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措施分析及对策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王剑峰;;创造力与智力之后天可塑性比较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2期
9 赵玲;;音乐教育与人的潜能开发论要[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刘荣清;关于加强技术创新的若干思考[J];福建轻纺;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虹;严怡;;计算机教育中创新素质培养与教学方法改革[A];2008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2 孙俊才;情绪的文化塑造与社会建构:情绪社会分离视角[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小洋;中学生个人认识论的特点及与自我提问、创造性思维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大学周边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李志;企业家创造性与创新行为和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蒋红斌;超以象外 得其圜中——从汉字字体演进的外部因素比较来探索设计的创造性[D];清华大学;2004年
7 杨东;儿童解决学科问题认知模型的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论科技创造及大学生科技创造力的培养[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2 黄春艳;硕士研究生创造性动机、创造性自我效能与创造性表现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董宁宁;论观念文化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D];东华大学;2007年
4 于亮;8-16岁聋儿创造思维能力及相关因素的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5 柴守霞;护理本科生创造力倾向与学习风格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6 王乐;团队文化及团体氛围对团体创造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王佩佩;大学生创造性理念、团体心理氛围和自由意志观念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赵晓川;大学生创造性特征的研究:认知与人格内—外倾向的心理真实性及其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周国莉;大学生精神质、社会适应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孟凡;本科研究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武欣,张厚粲;创造力研究的新进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2 张庆林,肖崇好;顿悟与问题表征的转变[J];心理学报;1996年01期
3 白利刚,,凌文辁,方俐洛;霍式中国职业兴趣量表构想效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Ⅰ):量表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心理学报;1996年01期
4 施建农;创造性系统模型[J];心理学动态;199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郅庭瑾;论教师的内隐理论及其转化[J];江西教育科研;2000年12期
2 瞿海东,陈亚镍;创造力研究及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蔡长春;教师的内隐理论与反思性教学[J];天津教育;2002年06期
4 高山,李红,白俊杰;关于智慧的心理学探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蔡长春;反思性教学与教师内隐理论的外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赵春音;关于创造力研究的“范式”转换问题[J];社会科学家;2004年02期
7 ;《托蓝斯创造力测验汇集》中各类创造力测验题的分布[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2年02期
8 张唐生;;创造力的层次及其评价[J];开放时代;1988年03期
9 朱永祥;认知的内隐理论及其分析方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年04期
10 王丽春;改变教师的思维[J];江西教育科研;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敏中;;论人的创造力[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刘志敏;;创造力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宋晓辉;施建农;;创造力的测量手段——同感评估技术(CAT)介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孙雍君;;科技团体创造力研究的理论背景分析[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5 黄四林;林崇德;李会杰;;教师识别创造性学生内隐理论的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沙莲香;姜磊;;“大数小数”命题的中介变量探讨——中国现代化人文指标研究之一[A];中国经济现代化战略——第三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陈德辉;罗玲玲;刘艳;;科技研发团体的创造性氛围因素的研究[A];国际创造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习胜;创造力研究与开发的发展指向[N];光明日报;2003年
2 任定成;创造力研究与《创造力手册》[N];科学时报;2006年
3 沙莲香 姜磊;把创造力纳入中国现代化人文指标[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4 潘德军;员工创造力决定企业未来[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5 一文;央视《非凡少年》困惑中转型[N];工人日报;2007年
6 刘武;中国创造力评估研究的里程碑[N];科学时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仇方迎;“脑力”决胜负:创造力从何而来?[N];科技日报;2007年
8 柯玲;关于创新教育的思考[N];陕西日报;2004年
9 谈永康;向学生学习[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东北大学教授 罗玲玲;解析创造性思维特征[N];大众科技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学军;管理绩效的内隐模型及其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应高;在高中化学审美化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晓华;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吕丽峰;知觉领导支持及其对知识型员工创造力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6年
4 吴晓颖;家庭环境影响学生创造力和学习成绩的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胡卫芳;笔墨下的学校管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黄榕;反思性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吴利敏;反思性教学的评价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胜;校本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忠;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创造力理论究[D];东南大学;2004年
10 张国锋;中学生创造力的结构、发展特点研究及其教育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249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0249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