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软暴力现象分析
本文关键词:教育软暴力现象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 软暴力 现象 分析 问题学生 教师 心理健康 附属内驱力 心理变态 学校
【摘要】:软暴力一般具有无意识、内隐、后果长期性等特点。往往通过言语、神态、表情等表现出来,虽不伤及皮肉,却戕害心灵,扼杀个性,个别受害者甚至发生心理变态和道德沦丧。因此,对产生在学校教育中的这些软暴力现象进行剖析并指明其危害将有助于教师意识到自己无心之过给学生带来的伤害,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教书育人的良好目标。
【作者单位】: 上海政法学院;
【关键词】: 教育 软暴力 现象 分析 问题学生 教师 心理健康 附属内驱力 心理变态 学校
【分类号】:G471;G441
【正文快照】: “暴力”一词在《辞海》中有这样的解释:“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等权利的强暴行为。”“教育软暴力”又称“精神虐待”、“心理虐待”、“心灵施暴”或“情感虐待”,是指教育者有意或无意、经常性或习惯性发出的任何影响学生人格正常发展,伤害心理健康的言行。与肉体虐待不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水珍,刘成斌;论学校教育中的精神虐待[J];青年研究;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翠平;心罚对培养儿童健全人格的危害[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吕卫华;青少年弱势群体中精神虐待现象探析[J];青年探索;2003年02期
3 王水珍,刘成斌;论学校教育中的精神虐待[J];青年研究;2002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玉霞;延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D];延边大学;2003年
2 马小强;天水市小学生隐性人身伤害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玲;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基本途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赵文刚;甘肃省贫困地区小学生心理伤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文;新疆哈密地区初中学生心理伤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刚;中小学德育中的反德育现象及解决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彩霞;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宗锦莲;;学校场域中话语权的社会学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李婷;;电视与休闲文化[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7期
3 张治安;“强迫关怀”:优秀生承受着精神虐待[J];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11期
4 毛景焕!210097,毛景香;教学中的心理虐待现象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奇;蔡元培的教育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顾明远;当代工业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成有信;社会主义教育本质是大生产性和阶级性的统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4 蒿坤岳;试谈教育投资及其经济效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5 李良明 ,田子渝;恽代英在中华大学时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徐善广;努力按照教育规律办学——蒹论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7 龙干;谈谈逐步消除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4期
8 程祖贻;谈现代教育生产性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4期
9 相小非;教育的经济性质和经济作用[J];求是学刊;1980年04期
10 徐兵;也谈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在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街道调查所见[J];人口与经济;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
本文编号:1087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087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