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质:一种现象学的拓展
本文关键词:教育本质:一种现象学的拓展
【摘要】:教育本质表征着"教育是什么",而对"教育是什么"的回答既是确定的,也是变化的。这种境况与探寻教育本质的方式有着直接的关联。传统的"我思"与现象学的"我看"、"我做"的本质探寻方式各有利弊,在探寻教育本质时应采取多种视角,相互补充,以便更加全面地揭示出教育的"本真"。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高培中心;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在常人的理解中,现象与本质是一对相对的范畴,作为以“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现象学似乎远离了对本质的探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现象学恰恰是探究万事万物本质的学问,并通过转变把握万事万物本质的方式,实现对本质理解与认识的革命。那么,原先我们又是如何看待本质的?现象学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石中英;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2 刘晓英;;神会本质——从现象学引发的革命看原生态的本质和原生态的思[J];理论探讨;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王列生;主体缺席的概念晚餐——关于当代文学批评失态的一种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6 方军;海德格尔的真理观——兼谈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杨丽萍;;论教师实践知识及其彰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胡沫;张加明;;走在生存向存在途中的人的意义世界[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9 潘德荣;诠释学:从主客体间性到主体间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仲红卫;孔子的诗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蔡勇庆;生态神学视野下的福克纳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9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10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莉峰;;现象学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价值[J];晋中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付先全;;教育不能承受之轻——对现实世界中教育思想缺失的反思[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钟澳;;试论大学教育精神的本质回归[J];企业导报;2011年10期
4 邵霞琳;;试论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经验和做法[J];才智;2011年24期
5 闫晶晶;;关于人文视域中教育本质的思考[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江峰;;论教育学的价值哲学基础——基于舍勒的现象学价值哲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3期
7 叶火生;;浅谈作业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5期
8 刁羽;;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拓展运用[J];华章;2011年24期
9 李丹;;试论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三个拓展维度[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10 孙友欣;;水与月的哲思——《前赤壁赋》的现象学解读[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春;解建峰;;分殊世界,共同关切——现象学和马克思主义对话的广阔视野[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2 张廷国;;现象学不是什么和是什么?[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廷国;;重建“自然的形而上学”——试论现象学的自然观[A];全国“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曹卓瑜;;浅谈高校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A];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20周年档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曹卓瑜;;浅谈高校档案馆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A];贵州省2007年档案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7年
6 张振洲;刘学娜;;创新发展思路 拓展交易范围 努力构建和谐统一的大市场[A];七省市第八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林杰;;浅谈如何拓展中等职业教育的焊接专业教学[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周晓璐;彭运石;;现象学及其心理学方法论蕴含[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毛恒年;朱德玉;黄艺兰;;试论科技期刊的发行工作现状及其拓展[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陈维振;吴世雄;;有关范畴本质和语义模糊性的再认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赵凤华;“真维斯楼”真的远离教育本质吗?[N];科技日报;2011年
2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 成中英 采访整理 本报记者 陈菁霞;对现象学发展过程的新思考[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孙利天;现象学与我们的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子余;时光留下的最为精要东西[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倪梁康 中山大学哲学系;空间构造的现象学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叶延武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教育就是追求幸福的体验[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范立夫;关于大学教育本质的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9年
8 李为学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德里达与现象学:论“死亡”的语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 王平 综合编译;美国后现象学之路及其最新拓展[N];社会科学报;2008年
10 兰友利 陈焰;“现象学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N];美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剑涛;我群与他群中的自我与他人[D];复旦大学;2011年
3 张尧均;隐喻的身体—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栾林;胡塞尔后期发生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卢明霞;中国孝德教育的历史与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英瑾;维特根斯坦哲学转型期中的“现象学”之谜[D];复旦大学;2004年
7 余慧元;一种“纯粹”的经验如何可能?—胡塞尔现象学经验问题的扩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8 林丹;王阳明哲学的现象学解读[D];北京大学;2005年
9 朱耀平;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的本体论转向[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徐献军;具身认知论[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英;隐性旅游资源显性化机理及其现象学的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灯;海德格尔“转向”时期关于神的思考[D];北京大学;2007年
3 向修玉;当代西方现象学—解释学科学哲学论纲[D];厦门大学;2007年
4 林栋梁;哲学诠释学的方法论意义[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石碧球;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之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陶国山;现象学与罗曼·英伽登美学[D];苏州大学;2005年
7 邵艳梅;现象学视野中的技术[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8 杨卉;以身体为主体的现象世界[D];吉林大学;2007年
9 徐金;影像:存在的视觉隐喻[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顾炯;从内在时间意识到发生现象学——理解胡塞尔现象学的一条进路[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50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50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