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中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
本文关键词:多元文化影响下的中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学生 终极性价值观 工具性价值观 相关系数
【摘要】:采用黄希庭修订的Rokeach Value Survey对湖南省11所中学的50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中学生认为最重要的终极性价值观是"合家安宁"、"国家安全、"世界和平"、"自由";最重要的工具性价值观是"胸怀宽广"、"诚实"、"智力"、"有能力";年龄因素对两种体系的价值观都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女性比男性更具有情感卷入的特点.与以往研究结果对比,不同年级和性别的中学生在价值取向和价值认同方面存在着渐变的发展过程.
【作者单位】: 湖南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湖南理工学院公共社科理论教学部;
【基金】:湖南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XJK08CDY002)
【分类号】:B844.2;G635.5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价值观是人们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而形成的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有无意义、是否值得接受或追求的认知与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其具体内容不只是道德价值观,还包括政治价值观、宗教价值观、经济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知识价值观、生命价值观等.人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文萍,李红,马宽斌;1987-2004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纵深研究及教育建议[J];社会科学家;2005年02期
2 黄曼娜;我国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3 黄希庭;窦刚;郑涌;;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离散选择模型分析[J];心理科学;2008年03期
4 黄希庭,张进辅,张蜀林;我国五城市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调查[J];心理学报;1989年03期
5 陈树林,王义强,赵国秋;杭州市中学生价值观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志新;马兴亚;;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解析与教育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1期
2 殷小川;我院学生价值观倾向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3 黄雅彬;;浅谈高等院校如何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J];才智;2009年16期
4 蓝维;夏飞;;价值观教育的确立与发展——价值观教育30年的历史回顾[J];中国德育;2008年12期
5 孟利艳;高中建;;论青少年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2期
6 陈捷,曾欣然;运用主体互动启发模式提高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水平的教育实验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7 张娜;申继亮;张志祯;;新入职教师工作价值观的对偶比较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8 文萍;李红;朱伟军;;大学生价值目标及其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5年01期
9 赵科;杨丽宏;孙丽婷;;景颇族、汉族初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比较[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2年01期
10 向往;;壮族与汉族大学生价值观调查[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超;基于社会认同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炫耀性消费行为影响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刘秀峰;“90后”大学生的人生观及其引导[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宋其争;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胜江;青年军人生活目标价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胥兴春;教师工作价值观及其影响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6 朱青松;员工与组织的价值观实现度匹配及其作用的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王凯;教学作为德性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万增奎;道德同一性的心理发展与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孙虹;中国大学生休闲服消费价值体系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10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万如;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现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鹃;不同文化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及人格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袁勤;90后高中生人生价值观形成问题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4 甘桔;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兰图;“90后”大学生价值观特征与就业选择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亮;改革开放以来青年道德价值观变迁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7 娄聪颖;基于二维价值观的温泉旅游消费者行为特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马宁;“奴”现象中当代青年价值观透视[D];辽宁大学;2011年
9 梁国初;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晓红;宿舍内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观的影响与引导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盛华,辛志勇;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王垒,马洪波,姚翔;当代北京大学生工作价值观结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1期
3 许燕;北京大学生价值观研究及教育建议[J];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4 李红,雷开春;论学校德育中的价值观澄清问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04期
5 刘月芳 ,李育红 ,郑葵 ,李凌;上海青年价值观纵向比较[J];青年研究;1995年03期
6 杨惠琴;教育需要正确导向——从美国“无导向教育”的失败看人格教育的必要性[J];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7 文萍,李红,马宽斌;1987-2004我国青少年价值观纵深研究及教育建议[J];社会科学家;2005年02期
8 阴国恩,戴斌荣,金东贤;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年05期
9 黄曼娜;我国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10 张进辅;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特点的调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曼娜;我国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2 景凤兰;张秀英;;对245名中学生神经衰弱的调查分析[J];中国校医;1989年02期
3 姚佩宽;董小苹;孙忠雄;胡卫;李兆源;范显义;;上海中学生性发育、性意识的调查分析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1989年06期
4 本刊记者;;荆州地区中学生文联成立[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1年04期
5 刘振兴;中学生忧郁情绪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年02期
6 陆踊;;中学生心理疲劳现象透视[J];江苏教育;1992年Z1期
7 王艳玲;中学生狭隘心理简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8 汪洋;;永远的50元[J];新青年(朋友);2002年04期
9 杨森;;描绘一个“好老师”[J];希望月报;2002年14期
10 王宗文;Author Unknown;; 自相矛盾的时代[J];英语知识;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一飞;;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程军;;宣泄与健康——浅谈班主任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导作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4 孟四清;;中学生问题行为量表的理论构建与编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5 汪之顼;杨振宇;荫士安;;不同性别中学生青春期前后学习成绩变化的分析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妇幼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黄盈;马丽莉;梁宝勇;;对中学生生活应激和困扰症状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龚翠萍;张捷;;包头市宏志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徐方忠;冯年琴;;听力残疾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陈先献;钱跃升;武轶农;苏军英;刘海燕;;中学生尝试吸烟者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A];第12届全国吸烟与健康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国瑞;;上海市中学生心理健康自评量表的研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成雄 王玉国;市三运会暨第二届中学生运动会闭幕[N];天水日报;2009年
2 赵文;中学生为何不认技校这条路[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商州二职中 王小亚;当代中学生心理及行为浅析[N];商洛日报;2006年
4 朱剑慧;以色列中学生:成绩不是生活的中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石雨川;穿要名牌 吃要精美 用要高档观[N];雅安日报;2008年
6 黄艾禾;一个另类中学生的写作世界[N];光明日报;2008年
7 孟民 祝嘉;完不成社会实践 中学生不能毕业[N];宝鸡日报;2009年
8 记者 邵涌河;我市一中学生发明英文规范 书写训练方案获国家专利[N];赤峰日报;2010年
9 高密市第五中学 吴宾;新课标下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探究[N];学知报;2010年
10 ;迷失在“伊甸园”[N];自贡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4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7 杨小洋;中学生个人认识论的特点及与自我提问、创造性思维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翟一飞;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锐;中学生出路与国民政府教育改革(1930—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魏彬;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引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郭新平;中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龄;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惠进志;当代中学生感恩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鹏;中学生道德情绪判断与归因特点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璇;培养中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伟锋;河南某县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9 吴红顺;中学生知识学习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琼;论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与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827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182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