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教师流动制度之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试论我国教师流动制度之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制度变迁 利益冲突 教师流动制度 利益协调机制
【摘要】:制度变迁是对人们之间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利益冲突不可避免。我国教师流动制度的创建也必然会引发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为此,政府必须建立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以有效化解存在着的各种利益冲突,从而保障教师流动制度能够顺利的建立、推行与实施。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525.1
【正文快照】: 作为一种制度变迁,教师流动制度创建的过程也必然存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进一步讲,教师流动制度是对不同教师群体间利益格局的(直接)重新调整,而这一调整又势必会影响到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及其家长)间的利益格局。这一系列的利益格局变化将导致各利益主体中有的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利秀;;多元契约性利益整合机制探析——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J];学术论坛;2006年08期
2 柳新元;利益冲突与改革性质的定位和改革方式的选择[J];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阳;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巨章;;利益集团与集体行动:一个文献述评[J];财经科学;2006年04期
2 何兴华;空间秩序中的利益格局和权力结构[J];城市规划;2003年10期
3 石楠;试论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J];城市规划;2004年06期
4 郭湘闽;超越困境的探索——市场导向下的历史地段更新与规划管理变革[J];城市规划;2005年01期
5 徐沛,刘丹;渐进式改革中我国股票市场的功能缺陷及其反思[J];金融论坛;2004年01期
6 安筱鹏;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J];当代财经;2003年06期
7 廖明岚;贺武华;;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审视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体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吴梅,王建军;公共权力运用的利益诉求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9 钭晓东;;实践利益的衡平与反哺,实现契约到身份的回归——西部生态安全保护与环境法律矫正机制研究[J];法学;2006年02期
10 崔国贤;由民警伤亡所引发的思考——浅议人民警察执法权益的保护[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军;中国高速公路政府管制制度变迁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3 刘立志;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发展的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祝志勇;制度创新主体扩散论[D];四川大学;2003年
5 张小兰;经济转型期农民收入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胡妍斌;排污权交易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7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8 单吉X;从有机认证制度看中国有机农业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顾惊雷;蛙跳式制度变迁和职业经理人的使用[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劲屹;中国证券市场“壳资源”配置的福利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2 宋伟;论我国转型期利益群体分化与政府整合[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罗金保;当代中国农民贫困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4 马涛;论地方利益与地方政府政策执行[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5 孟庆海;利益冲突与公共管理制度创新[D];郑州大学;2003年
6 吴振宇;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耿中元;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制度分析[D];湖南大学;2003年
8 寿新宝;关于我国竞争秩序的法律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9 邹国防;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时期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萍;村社区公共权力监督动作与制度的偏离[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建如,马林霞;社会学的制度与教育制度研究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2 张勇;制度缺失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马宇文;论制度变迁中的制度缺失现象及对策选择[J];经济与管理;2003年01期
4 王丽秋,杨颖秀;民办学校教师流动现象的规制探求[J];教学与管理;2005年16期
5 张拴云;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动成因及对策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5年27期
6 李晓强;;中小学教师的身份:困境与出路[J];教学与管理;2006年04期
7 张乐天;城乡教育差别的制度归因与缩小差别的政策建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郝玮瑷;张焕;;和谐社会理念下对中国教师聘任制的再反思[J];社科纵横;2006年10期
9 李方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师流动机制的构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年01期
10 陈倩;;中美两国教师聘任制异同之探索[J];现代教育论丛;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韶峰;中小学教师的任用及其纠纷的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洪新;济南市槐荫区初中教师流动的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琼芝;我国高校教师流动的管理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孟令熙;教师流动及其管理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朴连淑;中韩公立中学教师人事行政制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汪丞;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视角下的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新华;关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制度建设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7 朱霞;教师的流动及其适应性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大友;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李娜;关于城镇教师对口支援农村教育的政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建国;;我国教师流动制度创建中的利益冲突及其协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2期
2 赵明明;;教育公平制度建设初探[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06期
3 李海鹏;;试析我国教育创新的历史及制度变迁[J];教育探索;2011年05期
4 郑爱;中国教育投资问题的制度经济学思考[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年11期
5 黄亮;;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中的政治模式——利益冲突解决机制分析[J];文教资料;2011年07期
6 刘琳,胥镤;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民办二级学院[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7 刘芳;雷鸣强;;教育凭证制度在中国的预演——长兴县发放教育券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民办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8 刘芳;雷鸣强;;教育凭证制度在我国的预演——长兴县发放教育券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07期
9 严劲松,王波;农村新课改中的利益冲突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22期
10 裘伟廷;;网络教育发展中的路径依赖[J];远程教育杂志;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金岭;;我国教育产权制度基本问题分析[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2 田汉族;;中国教育改革深化阶段面临的问题及其化解——基于成本分析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杨卫安;;城乡教育关系的内涵、变迁规律及启示[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笛;美国怎样搞“道德规范”教育[N];南方周末;2008年
2 孙百才;教育制度变迁新路怎么走[N];中国教育报;2004年
3 本报评论员;理旧账也是政绩[N];中国财经报;2006年
4 孙健夫;教育离不开财政支持[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王立新;行政命令“捆绑销售”不合时宜[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凉州区柏树乡学区 王建林;对构建和谐学校的几点思考[N];武威日报;2006年
7 童大焕;教育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础[N];黄山日报;2005年
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明航;科学推进教育体制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国艳;制度分析视野中的学校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殷红霞;我国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全军;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研究(1978-2005)[D];复旦大学;2006年
5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制度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管恩武;创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3 孔莹莹;我国教育评估体制的变迁与创新[D];复旦大学;2009年
4 刘业进;教育服务提供—生产的制度安排——NIE在公共事物治理中的一个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阿赛;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群体内部利益冲突的相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博;合理配置高教资源,有效促进教育公平[D];四川大学;2006年
7 王新华;关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制度建设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8 朱敏;公共理性与当代学校道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芳;从“教育经费”到“教育凭证”[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白洁;北京市义务教育教师均衡配置制度现状及优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25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25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