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与学校德育的改革
发布时间:2017-11-26 19:37
本文关键词: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与学校德育的改革
【摘要】: 不断推进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培育造就具有社会主体性人格的现代公民,不仅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追求。公民素养就是公民素质的修养,它是以先天素质为基础的、并通过后天社会的培养教育使公民具备相应的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一种综合素质。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是整个社会公民素养教育的重心,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身上承载着历史赋予的不可推卸的重任,而良好的公民素养是学生将来成功担负这个历史重任的必备条件。同时,学生阶段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塑造个体人格的重要阶段,对学生进行公民素养教育更为有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公民素养既是现代社会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培养现代社会合格主体的内在需要,更是现代社会合格主体培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现代社会发展对公民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格发展要求?什么样的公民才称得上是现代公民?现代公民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公民素养?目前学生公民素养的现状如何?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素养,学校德育改革应如何应对?这些既是理论性的问题,更是教育实践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围绕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与学校德育的改革进行相应的探讨。论文第一部分对公民及公民素养的基本概念、理论进行研究概括,对公民、公民素养以及学生公民素养的一般涵义和基本构成进行概括阐述。第二部分,具体论述学生公民素养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区分了公民素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德育的异同之处,阐明学生公民素养的培养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合格主体培养的需要,论证学校德育改革是学生公民素养教育的内在要求,德育的改革也有利于学生公民素养的培育。第三部分,结合对当前学生公民素养的有关调查,对学生公民素养总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概括。第四部分,为了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学生公民素养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加强学生公民素养教育、改进学校德育的应对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须宽;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民伦理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高峰;公民·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陈明,赵中涛;公民教育内涵及其实施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4年04期
4 洪明,许明;国际视野中公民教育的内涵与成因[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5 杨立英;公民道德人格的价值涵摄[J];东南学术;2005年01期
6 黄全明;挑战与对策:对新世纪学校德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吴琼;;关于开展我国公民教育的思考[J];理论界;2006年05期
8 张民省;;公民素质与公民教育[J];理论探索;2007年01期
9 罗秋萝;;和谐社会与公民素质[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冯宇红;论公民教育[J];教育探索;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1230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30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