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的SEB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的SEB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生群体 刻板印象 内隐性别 性别学 归因方式 女性 男性 专业差异 测量方法 消极行为
【摘要】:采用SEB实验设计,对大学生的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进行考察,结果发现,SEB方法能显著地检测到大学生普遍存在"男性适合学习理工科目,女性则更适合文史科目"这样的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SEB所测量到的内隐性别学科刻板印象没有性别和专业差异;被试对不同性别的积极或消极表现的归因方式明显不同。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DBA080167)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7SJB880030)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已经有大量研究表明对内隐性别刻板印象进行测量存在较大难度,一方面,人们往往不愿意承认他们对某个社会群体所抱有的失败或者有偏差的态度和信念[1](P1013—1027);另一方面,人们难以准确地在这方面实验研究中做出报告,因为这类态度和信念可能并不能被人们有意识地知觉到[2](P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大真;性别刻板印象之性别效应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2 俞海运,梁宁建;刻板解释偏差测量[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3 马芳;梁宁建;;内隐数学-性别刻板印象的SEB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爱华;朱颖俊;;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对女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克服[J];当代经济;2006年05期
2 贺腾飞;;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研究综述[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刘慧;徐朝亮;黄三生;;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阻碍因素及对策探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甘媛源;余嘉元;;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及动向[J];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S1期
5 聂建亮;;对我国性别刻板印象的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Z2期
6 王姝琼;;在男孩中建立真正的心理弹性——倾听男孩内心的声音[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马芳;;数学观的内隐认知研究探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8年05期
8 程萍;;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对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佐斌;刘fE;;基于IAT和SEB的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4期
10 胡志海;大学生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俊才;情绪的文化塑造与社会建构:情绪社会分离视角[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仇妙芹;城乡大学生内隐刻板印象及行为效应的实验研究[D];广州大学;2008年
2 吕品;现代性背景下网络趣缘群体对自我认同的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曾薇;女性刻板印象[D];南昌大学;2008年
4 颜培玲;刻板印象威胁与女性数学成绩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朱君芳;不同测量方法下小学生父母内隐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文英;管理者性别角色认同和期待的调查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7 王玉玺;向生活求“真”——须一瓜小说论[D];厦门大学;2008年
8 张亚楠;长春地区大学生地域刻板印象与择业意向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石燕君;城市小学教育中的隐性不公平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丽芳;职业情境下对HR工作者性别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大真;性别刻板印象之性别效应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洪英,高丽娟;刻板印象稳定性的理论分析[J];理论学刊;2005年03期
2 杜秀芳;国外刻板印象研究新进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庞泽玲;城市青年的社会刻板印象[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4 刘庆龙,张明武;大学生群体与社会发展──问题的提出与概念的确定[J];当代青年研究;1995年05期
5 李红军;浅谈大学生群体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1999年02期
6 高春华;大学生群体舆论探讨[J];青年研究;1994年11期
7 陈万海;大学生群体与大学生的个性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96年03期
8 昕孺;光荣与梦想[J];大学时代;2003年10期
9 乔芳;摆脱“社会刻板印象”影响 营造良好交际氛围[J];秘书之友;2002年01期
10 王静;试论记者认知中的刻板印象[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涛;毕丹;;大学生群体盲人与正常人心理状态的比较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连淑芳;;刻板印象的研究溯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沛;;刻板印象与社会情景因果建构的相互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4 隋毅;车宏生;陈慧;;在华留学生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彭学君;李志祥;;基于综合集成研讨厅的高校学生群体危机决策研究[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胡继红;;学习落后大学生群体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杨建伟;解丽丽;李寿欣;;刻板印象的信息加工模型述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赵景杨;;儿童性别认定与性别角色发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沛;张国礼;;刻板印象的表征单元及其加工机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郁朝阳;Hora W.Tjitra;何铨;;在管理模拟情境中不同方面信息的获取处理对管理决策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YMG记者 李少鹏 通讯员 刘海军;为大学生群体开展母教培训[N];烟台日报;2010年
2 李斌、吴晶晶;大学生群体呈现四大特性[N];人民日报;2005年
3 李斌 吴晶晶;大学生群体呈现四大特性[N];中国社会报;2005年
4 李斌 吴晶晶;大学生群体四大特性引人忧[N];中国改革报;2005年
5 王凡;理科天赋女不如男?潜意识里有偏见[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本报记者胡建辉;改变对女性的“刻板印象”[N];法制日报;2002年
7 记者 宗河;2008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产生[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李嘉;用“心”克服偏见[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9 广州体育学院教师 党西民;引导方能走出刻板印象[N];东莞日报;2010年
10 李巨川;浅谈美国媒体对中国的“刻板印象”[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连淑芳;内隐社会认知:刻板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卢长宝;销售促进强度与效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王光林;错位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国辅;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力红;大学生言语、表象认知风格个体在记忆系统中信息表征偏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耀臻;论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孙崇文;抗战以前中国基督教大学及其学生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璐;论当代传媒中女性刻板印象的嬗变[D];苏州大学;2004年
2 郭冬玲;刻板印象的反叛:评谭恩美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吴万民;大学生群体消费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孙利;青少年对若干国民或民族的刻板印象[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周灿华;中国新闻传媒女性报道的失误与矫正[D];广西大学;2004年
6 李晓庆;刻板印象功效的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吴娟;大学生弱势群体与思想政治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严梅;我国新闻传媒中“女大学生”群体报道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姜永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编制及其与气质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崔晴;大学生弱势群体救助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87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287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