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反应性—主动性攻击问卷的修订
本文关键词:初中生反应性—主动性攻击问卷的修订 出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817名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对反应性—主动性攻击问卷(RPQ)进行了修订。结果发现:修订后的问卷与原问卷具有相同的两因素结构。各项目与相应分量表及总量表的相关均高于0.4,分量表及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高于0.74,分半信度在0.57~0.69之间。宜人性、责任性与两类攻击行为显著负相关,神经质维度能够区分两类攻击行为。说明中文版初中生反应性—主动性攻击问卷基本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标准。
[Abstract]:In this paper, 817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studied, and the reaction initiative attack questionnaire (RPQ) was revi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vised questionnaire and the original questionnaire have the same two factor structu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tems and corresponding subscales and total tables was all higher than 0.4, and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reliability of subscales and total tables were all higher than 0.74, and the split half reliability was between 0.57~0.69. Agreeableness and responsibility are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two types of aggression, and the neuroticism dimension can distinguish two types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t shows that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active active attack questionnaire has basically reached the standard of psychometrics.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教研室;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攻击是指任何对生物体有意的伤害的行为,且被伤害者会力图避免这种行为[1]。伴随着身体、心理和社会上变化及负性生活事件的增长,攻击行为在青春期迅速上升,在13-15岁处于高峰[2](p.338)。世界卫生组织(2002)报告中指出,青少年和成人早期的攻击行为是死亡、伤病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燕良轼;王小凤;;论羞耻感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许惠芬;;倡导德心健康的新理念——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10期
3 张巧明,张美峰;青少年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5年03期
4 李泽志;袁妮;;论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张二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意义和途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6 何一粟;李洪玉;冯蕾;;中学生攻击性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2期
7 杜秀芳;;道德学习的心理机制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娥蕊;3~9岁儿童自信心结构、发展特点及教育促进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2 袁磊;“农远工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邹萍;父母共同养育行为及其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锦;统整课程趋势下的美术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史海松;小学生自我概念与同伴关系的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陶新艳;论媒介素养与当代未成年人的社会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许岩;城市父亲参与儿童教养的影响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美娟;合作游戏对大班幼儿同伴关系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唐林兰;幼儿同情心的家长内隐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路晨;动画片对幼儿交往能力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成莉;幼儿情绪社会化的家长内隐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刘丽英;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马珍珍;初中听力障碍学生同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刚军;;浅淡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2期
2 苏云霞;;初中生英语学习习惯养成方法初探[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3期
3 袁岳;;我曾是文学青年[J];中国企业家;2010年Z1期
4 黄宗兴;;困难面前别低头[J];军事记者;2010年02期
5 张敏;卢家楣;;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的研究报告[J];心理科学;2010年01期
6 刘艳;邹泓;蒋索;;青少年与同伴的自我表露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0年01期
7 周怡娟;秦晓云;王利兵;;吉安市留守儿童情绪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1期
8 陈磊;张建新;付登金;涂学刚;江玲;王玲;于肖楠;刘德辉;廖强;温圆圆;徐海港;裴晓迪;沈丽琴;李朝英;;汶川地震6个月后成都市2所中学学生心理状况[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0年02期
9 张保;徐跃红;赵玉芳;雷丹;孔凡兰;;上行学业比较影响初中生词汇再认成绩的实验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郑志龙;范向阳;滕建隆;;贵州苗族初中生民族认同状况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爱芳;;疏导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张雅婷;;我与“四大天王”的故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3 巫柳新;;步步为营,用“科导制”打造班级文化——小议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具体做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4 巫柳新;;团结奋进、和谐友爱共发展——小议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做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5 朱朝锋;;合作与活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余嘉元;钱锦昕;;运用SOM对初中生创造力个性特征的分析[A];第四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悦;;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教学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8 吴鹰;;如何加强初中生数学教学思维训练[A];黑龙江省绥化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杨贤龙;胡松青;董希满;;温州传统南拳进校园的发展现状和趋势[A];2009年第六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论文报告会专集[C];2009年
10 刘艳丽;林乃磊;张小明;杨绍清;;初中生乐观人格、解释风格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东京记者 严圣禾;日本“宽松”教育引发担忧[N];光明日报;2010年
2 本报驻东京记者 严圣禾;日本大力净化青少年的网络环境[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驻东京记者 张超;日本:打造一个绿色手机网络空间[N];法制日报;2010年
4 记者 方芳;今年试点初中生免费防龋齿[N];北京日报;2010年
5 记者 江卉 通讯员 龚伟 实习生 胡柳依;让更多孩子上一流学校[N];湖北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唐刚;中小学生用手机引争议 正确引导是关键[N];通信信息报;2010年
7 张世海;松潘教育事业亮点频出[N];阿坝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李忠峰;“数说”教育医疗优先落到实处[N];中国财经报;2010年
9 记者 史生荣 通讯员 池洋漾;公共财政壮教育“筋骨”[N];中国财经报;2010年
10 刘雷华 胡南省岳阳市第六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之日记批语[N];中国教师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倩;基于需求的初中生非法药物滥用预防干预模式效果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陈群;第三种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温暖;初中生升学指导系统的初步研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杨俊敏;维汉大、中学生体育目标定向、身体自尊、社会性体格焦虑、主观幸福感的跨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暴占光;初中生外在学习动机内化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鹏泽;中日学生对媒体态度的比较研究及提高媒体素养的策略[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吴家碧;台湾省苗栗县初中生休闲行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8 刘海燕;青少年恐惧情绪再评价调节脑机制fMRI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汪晓赞;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海彦;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吴艳丽;初中数学化归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陆文颖;初中生统计知识学习水平的现状及发展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丛秀丽;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立平;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与成就目标定向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梅;记忆策略的元记忆训练对初中生文言文记忆成绩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9年
7 孟飞;从表征的视角调查研究初中生数据处理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稀凤;初中生符号意识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徐瑜姣;初中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同伴交往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邢洋;初中生数学焦虑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41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41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