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师成就动机、职业倦怠和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成就动机、职业倦怠和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 出处:《浙江体育科学》2009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成就动机问卷"、"MBI量表"和"离职意向量表"测查我国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成就动机、职业倦怠和离职意向。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师追求成功动机和避免失败动机的趋向水平均较低,职业倦怠处于一般水平,离职意向不强烈。性别、年龄和教龄可以通过成就动机和职业倦怠对离职意向进行间接预测。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模式不同,追求成功的动机对职业倦怠是负向预测作用,而避免失败的动机对职业倦怠是正向的预测作用。职业倦怠是成就动机与离职意向关系的中介变量,经职业倦怠变量的调节,成就动机对离职意向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相互抵消。
[Abstract]:Th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questionnaire, MBI scale and turnover intention scale were used to test th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of PE teachers in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ndency level of college PE teachers' motivation to pursue success and avoid failure is lower, job burnout is at the general level, turnover intention is not strong. Age and teaching age can indirectly predict turnover intention through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job burn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ccess and failure and job burnout is different. The motivation for success is a negative predictor of job burnout, while the motivation for avoiding failure is a positive predictor of job burnout. Job burnout is an intermediary variabl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turnover intention. By adjusting the burnout variable,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on turnover intention counteract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学院体军部;
【分类号】:G443;G807.4
【正文快照】: 0前言成就动机是个人对自己认为重要或者是有价值的工作,精益求精或冲破障碍克服困难,并欲达到某种理想境界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职业倦怠是指对长期暴露在工作环境中的应激源缺乏有效应对而表现出来的情感耗竭、去个性化(人情味缺乏)和成就感降低的心理状态。职业倦怠容易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曾玲娟;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预测性研究[J];教育导刊;2004年Z1期
2 曾玲娟,伍新春;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3 董巍;教师的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5期
4 刘宗伟,马晓军;河南省高校体育教师成就动机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毕重增,黄希庭;中学教师成就动机、离职意向与倦怠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5年01期
6 卞冉,龙立荣;工作倦怠的理论研究及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宁波;邢颖;;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2 李国红;王力男;;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的编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胡桂英;许百华;;优秀运动员压力、职业倦怠和退役意向的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9期
4 张连成;张力为;刘嘉蕙;刘浩;;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运动动机之间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5 于涌,张积宾;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J];编辑学报;2004年06期
6 石研;;新闻工作者职业压力及应对策略[J];今传媒;2007年03期
7 王晓芳;;体育教师职业倦怠概念解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丁俊兰;;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孟德宇;;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剖析[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杨梅;;教师角色冲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循豪;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契约与工作状态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袁广锋;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华;企业管理人员职业高原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及离职倾向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4 寇冬泉;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结构、特点及其与工作效果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7年
5 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章震宇;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徐茜;知识型员工流动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白玉苓;工作压力、组织支持感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梅;菏泽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从业状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徐冲;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反思型教师的成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占立;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与工作倦怠:时间管理倾向调节作用[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蓓;连云港市中专生学习倦怠现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丽华;连云港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6 戴喜梅;高校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伟;长株潭经济圈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魏红;80后大学毕业生工作倦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子璇;高校教师精神压力的成因及其中日跨文化比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陶卓凡;社区工作者职业倦怠与干预[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子彪;论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地位[J];广州教育;1986年01期
2 高起;试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J];体育科学;1998年01期
3 连榕;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心理特征的比较[J];心理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平;职业倦怠与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3期
2 朱奇志;;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年15期
3 任勇;刘正国;;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解析及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孟德宇;;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剖析[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 胡跃红;刘剑;彭智;;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24期
6 谢波飞;;温州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年01期
7 郑金娥;;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预防策略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年09期
8 高春艳;;高校辅导员成就动机的开发探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年11期
9 黄向阳;;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10 成克炜;;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及消解策略[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佃霞;于萍;司继伟;;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价值观、成就动机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杨桂菊;陈艾华;;医护群体社会支持系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董君;;克服职业倦怠 实现生命主体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4 蒋慧琳;许家丽;黄海燕;顾超琼;;广西护理骨干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A];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5 王树珍;赵琦;李曙光;;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护士条列》解析培训会、中华护理学会2008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论坛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魏心;战伟根;于焕芝;;论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解决途径[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7 孔丽;;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的原因及对策[A];全国第四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王新青;余文斌;;青岛市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王伟华;;领导干部职业倦怠对工作创新的影响及干预措施[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瑞英;董莹莹;李琨;;ICU护士职业倦怠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A];老年病人健康教育与自护高级研修班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宿迁中学 高鹏 马绍森;激发名师的再成长动力[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金永红;医生,最易出现职业倦怠[N];健康报;2006年
3 河南省卫辉市第九中学 蔡玉全;体育教师引领我成长[N];中国体育报;2009年
4 沈丘县一高 李慧丽;浅谈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N];周口日报;2009年
5 部国华;从体育教师身上寻突破[N];中国体育报;2009年
6 商丘市第二回民中学 李磊;体育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N];商丘日报;2009年
7 中国食品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理事长 杨则宜;体育教师的特殊使命[N];中国体育报;2009年
8 山东枣庄市书院小学 李正成;体育教师四重视[N];中国体育报;2010年
9 四川省中江县南华镇中心小学 彭勇;农村体育教师的艰辛与无奈[N];中国体育报;2010年
10 盘县平关镇中学 邹合新;体育教师备课方法小议[N];六盘水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丽雅;大学生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定向、学业自我效能对成绩的影响模式探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宋会君;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3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杜红;经理人员成就动机的结构、评价与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5 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岩;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张明寮;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主管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暨因应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张长城;中学体育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Muhutha Merengnage Priyantha Premakumara;[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明;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自我概念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2 潘燕瑜;闽南地区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效能感、职业压力、职业倦怠及其相互关系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新青;青岛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程蕾;重庆市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李海平;唐山高中实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现状调查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诚钧;上海市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宁;咸阳市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田来;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珊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入职前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雪光;陕西省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71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71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