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中国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创造力的负面影响分析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8-01-06 06:32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创造力的负面影响分析与对策 出处:《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创造力 传统文化 教育措施


【摘要】:目前,青少年创造力已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众所周知,中国青少年的创造力普遍低于西方国家青少年的创造力,因此对此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迫在眉睫。由于文化是一切的根源,通过对中西传统文化的比较分析,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青少年的创造力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基于此提出相应改进的教育措施,以充分发展中国青少年的创造力。
[Abstract]:At present, youth creativity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cus of the education sector, as everyone knows, Chinese teenagers are generally lower than in western countries, the creativity of the young people, so the study and solve this problem is imminent. Because culture is the root of all, through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al culture, find out the factors of creativity of young peopl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ause the negative effects, based on thi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education, with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youth creativity.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122;D432.6
【正文快照】: 所谓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所谓传统文化是指文明史上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发生过的、被今天记忆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天寅;从中西人论的比较考察中华传统健身术的现代社会价值[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2 何坦野;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佟玉兰,王志明;清末地主阶级改革派“借法自强”的主张及其实践[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王国强;中国目录学学术批评史论纲[J];图书与情报;1995年02期

5 张旭;杨洋;;基于跨文化管理理论的中美企业文化比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王强,孙立亭;“中医现代化悖论”再质疑[J];中国医药学报;2000年02期

7 文全治;东西方教育理念差异的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8 冯一下;中国古典人文主义与司马迁思想[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9 武云霞;试论中国传统建筑的“礼乐精神”[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10 周海春,许宁;也谈“和合”文化的现代转生[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泽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田彤;转型期文化学的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学军;超越传统——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曾红;传统人格的结构转换和现代延伸[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林广华;违宪审查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芳恒;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9 孙成武;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珍喜;人、文化、社会的互动[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茜;跨文化人林语堂[D];外交学院;2001年

3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丹;市场文化的兴起与国人现代人格走向[D];湘潭大学;2001年

5 游春嫦;中国汉语文教材文化的视角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发明;语文学科性质的演绎与汉语文教育的构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黄金海;中印两国科技发展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8 王凤青;傅斯年与中国传统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孙圣河;庄子对原始巫教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陆银湘;《诗经》“颂”诗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岱年;谈传统文化[J];炎黄春秋;1992年03期

2 汪应峰;传统文化与市场道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3 勺公;拿来主义另一解——谈对传统文化首先要保守[J];晋阳学刊;1999年06期

4 唐献伟 ,腾绍启;打造特色文化精品[J];群众;2002年09期

5 高平;盖志平;;人文精神与传统文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10期

6 史美青;;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3期

7 李子银;;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4期

8 闫媛;;评“国学快餐化”[J];宁夏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9 龚书铎;;关于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07期

10 吴景才;刘伟;;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当代法治建设[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佳;;传统文化与社区先进文化建设[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2 陈沛沛;杨枝青;杨杏林;张晶滢;肖芸;苏丽娜;;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思想造就了“海派中医”[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缪品枚;;畲族与闽东传统文化[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4 冯敏;;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与改革[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5 田峰;;传统文化与晋江文化的现代化[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孙媛媛;张小平;;谈色生“辉”——论中国五色的象征意义[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韦英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金英;;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变迁——以安顺屯堡文化为例[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东阳;高申春;;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意义[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黄学良;;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初探[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威;首届克州“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在阿合奇开幕[N];克孜勒苏报;2007年

2 冯其庸;文化振兴需广开“才路”[N];人民日报;2007年

3 新华;利用节假日弘扬传统文化[N];中国旅游报;2007年

4 见习记者 禹媚邋记者 何腾江 通讯员 曾木华;黄圃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N];中山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何沙洲 实习记者 吴闻莺;传统文化是一笔大财富[N];经理日报;2004年

6 陈四四;行走在挑剔的目光中[N];四川日报;2007年

7 著名学者 文怀沙;尊重传统不等于开倒车[N];人民日报;2008年

8 王玉梅邋程晓龙;媒体要积极推进传统文化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9 主讲人 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 刘梦溪;国学与传统文化[N];九江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郑照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N];南方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海英;朝鲜民族稻草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东e

本文编号:1386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386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1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