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校文化力的生成与提升
本文关键词:试论学校文化力的生成与提升 出处:《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学校文化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学校文化及其所产生的力量是学校进行教育改革的"背景"与源泉。有文化的学校不一定有文化力,只有整合学校文化,生成和提升学校文化力才能促进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和战略目标的达成。学校文化力的生成是因循文化、教育、力的规律而行的渐进生成过程,其作用点和着力点应放在深层的精神文化、内层的制度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四方面。同时,提升学校文化力还应构建生命化的学校文化,注重在学校文化重塑过程中发挥教师、学生、管理者三方面的作用以及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与现有文化的关系。
[Abstract]:The cultural power of school is the core of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school, and the school culture and the power it produces i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source of the educational reform of the school. The school with culture does not necessarily have the cultural power, but only integrates the school culture. The generation and promotion of school cultural power can promote the promotion of school cultural taste and the achievement of strategic goals. The generation of school cultural power is a gradual process of gener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s of culture, education and power. Its application and focus should be placed in the deep spiritual culture, the inner system culture, the shallow behavior culture, the surface material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motion of school cultural power should also build a life-oriented school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remolding school culture, we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s of teachers, students and managers, and correct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foreign culture and existing culture.
【作者单位】: 解放军艺术学院政治教研室;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学校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产物,也是传播文化的基地,,是以文化育人的场所。一般而言,学校核心竞争力由教育生产力、学校文化力和教育经营力构成,其中学校文化及其所产生的力量正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学校文化是学校进行教育改革的“背景”与源泉,是学校可持续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于振荣;高校文化力的竞争效用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胡廷欣;童其林;;谈谈文化、学校文化及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王国柱;关于文化力的思考[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费妮娜;;从学校反文化现象谈学校文化力的塑造和优化[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2期
5 崔允o7;周文叶;;学校文化建设:一种专业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9期
6 张文军;余莉;;行动研究与研究型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20期
7 张宝贵;;关于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22期
8 余清臣;王晨;;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综述[J];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俞国良;[N];中国教育报;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周清;;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培育:问题、路径与方略[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赵进军;;提升高职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途径探究[J];才智;2011年26期
3 武步成;王霞娟;彭喜保;;大学精神力初探[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6期
4 胡琦;;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现代大学文化力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10年05期
5 叶小军;;再论灾后学校精神的恢复与重构——从学校精神在灾后自救中的作用谈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6 刘秀琼;;西方激励理论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的综合运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李飞;;责任共担 发展共享——对“国培计划”实施中远程培训的再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10期
8 董洪亮;;学校文化的“制造”[J];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13期
9 单海军;;文化建设:学校发展的必然诉求[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13期
10 唐小俊;;青少年“反学校文化”:问题、成因与对策[J];教育导刊;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易丽;学校转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瑞生;学校精神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颖;民主型班级:学生生命发展的土壤[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芳yN;文化—个人视角下教师的研究观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歌;我国当代媒介反文化倾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姚新华;校史在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振;道德文化力初探[D];南华大学;2011年
6 顾燕华;校本教研管理的探索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钱炜琼;生命哲学视角下的学校文化诊断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8 李瑞国;我国特色学校的创建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舒敏;当前青少年反文化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拉;职初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马云鹏,谢翌;优质学校建构的取向、模式与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3期
2 陈建翔;量子教育学:一百年前“量子爆破”的现代回声[J];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3 毛景焕;重建学校教研的制度文化[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8期
4 马连奇;;论学校科研文化的反思与重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谌启标,柳国辉;国外学校有效性研究发展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郝萍;行动研究在校本教研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琴;;平衡前置——掌好课堂生成的舵[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6年12期
2 黄安;;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生成效率[J];成功(教育);2009年08期
3 吕星宇;;教育智慧的呼唤与生成[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7年12期
4 罗峰;;生成与转换:社会转型期的政党权威[J];浙江学刊;2006年03期
5 张玉香;;让生成在预设的轨道中释放光彩[J];甘肃教育;2006年20期
6 文雪;;教育生活:一种教育人学观[J];教育导刊;2006年09期
7 钱锡铭;;让生成变得可以琢磨[J];小学教学参考;2009年19期
8 季鸫蓉;;以“实”行走在预设与生成之间——漫谈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J];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09年Z2期
9 金杨芬;;关于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3期
10 朱丽君;;对话式阅读教学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东;;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之我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2 宁敦荣;;客户经理能力提升[A];中南片2007年烟草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宁敦荣;;客户经理能力提升[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寇军;;政府行政效能提升的长效机制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唐琦玉;;公共部门低效的原因与提升探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何木叶;刘电芝;;学习策略生成的自传体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缪鸿;;生成——在超越中演绎精彩[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黄蓉;;追求课堂精彩细节 提升语文教学水平[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钱霞;;英语课堂的生成≈学生思维的创新——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10 方俊;;语文教学,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兰方;技术生成人文精神[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2 李祥水、特约通讯员 张泽宣;一批科研成果加速战斗力生成[N];中国国防报;2001年
3 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黄泰岩;新经济时代的企业家如何生成?[N];科技日报;2001年
4 魏峰 特约通讯员 舒春平;把人才素质作为战斗力生成的“孵化器”[N];解放军报;2001年
5 王炳虎 梁仁刚 勾德超;抓住凝聚力战斗力生成之源[N];中国国防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陈伟;MBA 学府生成的沸点[N];中国企业报;2001年
7 谭晓峰 范万根 特约通讯员 朱世友;依托社会舞台构筑未来战场[N];中国国防报;2001年
8 彭凤仪;让德育成为学生成长的自觉动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通讯员 陈清平;新装备迅速生成战斗力[N];光明日报;2001年
10 ;平安生成国内首张完整的车险费率表[N];中国保险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明工;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生成论[D];四川大学;2005年
2 易丽;学校转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f^;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洁懿;网上支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朱家德;培育产业集群与提升城市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史根林;名校论[D];苏州大学;2007年
7 贾福生;流动中的生命[D];河南大学;2005年
8 刘洪艳;当代历史文化视野中的吕剧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罗曼;蒋孔阳美学思想新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赵彦俊;“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钢;提升甘肃联通企业执行力的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2 黄钦;我国政府执行力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3 赵艳慧;十八世纪俄罗斯女性地位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张玉学;基于政府信息化的政府绩效提升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曼娟;蒙古族传统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提升[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蒋文生;基于区域协调的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殷晓飞;转型期我国政府回应能力提升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杨会全;城际交通对提升城市群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分析[D];中南大学;2006年
9 龙威;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田甜;基于利润结构的企业利润质量分析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41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41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