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现代价值困境与道德责任感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8-01-19 03:05

  本文关键词: 价值困境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道德责任感 出处:《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代社会的价值困境迫使人们通过道德责任重新确立生命的意义和目的。承担道德责任,需要重建责任主体,在理性自觉中体悟责任价值;面向生活,在活动体验中增强责任践履能力;尊重介入,在学会关心中体验责任情感;把握层次,在循序渐进中升华责任境界。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bstract]:The value dilemma of modern society forces people to re-establish the meaning and purpose of life through moral responsibility. To undertake moral responsibility, it is necessary to rebuild the subject of responsibility and realize the value of responsibility in rational consciousness. Facing life,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responsibility practice in the activity experience; Respect intervention, experience responsibility emotion in learning to care; Grasp the level and sublimate the realm of responsibility in a gradual and orderly manner.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lofty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理论课部;
【基金】:200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伦理秩序研究”(06CKS0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青年基金项目“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研究”(05JC710020)成果之一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现代社会是科学与人文、功利与价值、理性与非理性冲突日益显现的社会,工具理性的单向发展遮蔽和消解了价值理性。现代社会的价值困境迫使人们通过道德责任重新确立生命的意义和目的。道德责任,是指道德主体因其公民资格所赋予的并得到内心认同的,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亚芳;英国的公民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的价值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5 汤文曙;马克思历史观的主体视角及其当代价值[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高敏;“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D];苏州大学;2001年

2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孔晏;政府财政职能模式选择与税费改革[D];厦门大学;2001年

9 史耀疆;制度变迁中的中国私营企业家成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10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庆峰;关于西方科学和宗教的关系问题研究——围绕人的问题进行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于波;儒学与未来科技[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欣;本体论视域中的美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敏娥;国家财政运行法治化的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樊育红;当代知识管理观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6 王迅;霍克海默的批判理论述评[D];苏州大学;2001年

7 吴燕;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感性世界理论的初步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8 张彭松;总体性与历史的终极关切——对青年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反思[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白旭东;现代西方文化的哲学反思与当前主导文化精神的确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10 张瑞堂;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和文化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强;;论课程论的本性追求[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31期

2 滕s,

本文编号:1442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42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6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