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课程运作系统中的动力机制

发布时间:2018-01-26 03:25

  本文关键词: 课程运作 动力机制 课程改革 执行者 课程变革 课程政策 课程决策 改革方案 参与者 积极性 出处:《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课程运作的有效进行,不仅需要制定合理的课程政策,也需要设计一个科学的课程执行程序,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关注动力机制的构建。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只有发挥课程动力机制的功能,激发参与者改革的积极性,课程改革才能找到发展的基点,课程运作方能具备持续的能量。否则课程改革很容易因抵制而异化和变形。
[Abstract]: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curriculum requires not only a reasonable curriculum policy, but also a scientific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procedure. We also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dynamic mechanism. In the course of curriculum reform, only by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curriculum dynamic mechanism and arousing the enthusiasm of participants in reform, can curriculum reform find the basis of development. Otherwise, curriculum reform is easily alienated and distorted by resistance.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课程运作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CHA06007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23.02
【正文快照】: 课程运作是指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各环节有机转化、有序展开的过程。课程运作的有效进行,不仅仅在于制定一个合理的政策与设计一个完美的执行程序,它还需要激发起参与者的热情与积极性,,即我们在课程运作的过程中必须要继续追问:谁是改革的受益者?谁愿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修梅;;新课改背景下初任教师专业素养的调查与反思[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2 张建雷;;试论学校建构学习型组织的价值意蕴——以学校组织变革为分析视角[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卢晓梅;韩骅;;泰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特点述略[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4 杨晓艳;唐虢;;校本培训:背景透视和机制构建[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1期

5 李福春;;试析我国教育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4期

6 卢镜;;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中经验吸收的有限理性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7 胡育恒;曾赛君;;略论中小学教师教育机智的培养[J];成功(教育);2009年01期

8 唐长河;高海燕;王求;;基础教育改革哲学的本体论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10期

9 宋婷婷;;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教育者的角色转变及价值追求[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李江源;巫春华;;论教育制度终结的障碍及策略(一)[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冬卉;大学生多样性与教学针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肖起清;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陈慧青;中国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姜荣华;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秀兰;交往中的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魏海苓;战略管理与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宋鸿雁;印度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宁彦锋;教育变革中的教科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顾志红;中学的组织结构分析及其文化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佟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演变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李新义;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理论与实践[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3 阮芳;师生情感互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4 孙兴华;国际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冯扬;高中新课程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鑫;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向凤;外国短篇小说的育人价值及其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庄瑜;高中新课程改革执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永丽;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周利明;建立学校教科研共同体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本期视点:课程改革[J];语文教学通讯;2003年26期

2 马秋;对当前课程改革出现的问题的剖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S1期

3 蒋建华;全球课程改革走向何方[J];教书育人;2005年Z3期

4 黄大龙 ,丁学东;课程改革面临的困惑[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年10期

5 郑东辉;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J];教育与职业;2005年13期

6 徐慧林;上饶市着力推进农村及城市薄弱学校的课程改革[J];江西教育;2005年18期

7 吴也显;我国的国情与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1986年05期

8 顾明远;课程改革的瞻望[J];江西教育;2005年06期

9 董小平;靳玉乐;;课程改革:走向学校的重心转移[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7期

10 陶西平;为课程改革取得新的进展而努力[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国;;论工程图学课程改革之我见[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李传义;任德齐;;深化课程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3 姜秀山;李伊松;卢山;;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4 蔡剑鸣;;坚持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二——教苑撷英[C];2002年

5 国玉奇;;复合型俄学人才的培养与课程改革[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曾秦琼;;《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与改革的探讨[A];第十五届电工理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仲剑峰;;试论常熟地区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8 周之南;张大铸;;中国入世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我省高校英语教学的课程改革[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9 赖炳森;;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10 徐岩;;影视教育与课程改革[A];横店·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教育体育局 侯清s±钗

本文编号:1464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64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5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