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成制教育金融投资基金:机制及效应
本文关键词: 分成制 教育金融 基金托管人 人力资本积累 金融制度创新 教育需求 基金经理人 投资者 投资对象 基金管理人 出处:《改革与战略》2009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创新的本质是资金供求双方合作性质的创新,但单个供资方会面临非系统性风险、甄别能力、增值服务能力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股权投资基金制度具有解决这些难题的功能,将该制度引入分成制教育金融制度是更为深刻的金融制度创新。一方面,基金特征可以放大分成制下教育金融的优势功能;另一方面,投资对象由企业转化为人力资本积累者,表明基金现金流回报基础的变化。这表明基金经理人应当具有基于现金流回报的特定的尽职调查能力。
[Abstract]:The essence of the innovation of split system education financial system is the innovation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funds, but the individual investors will face the non-systemic risk and the ability to discriminate. The equity investment fund system has the function of solving these problems. It is a more profound financial system innovation to introduce the system into the split system education financial syste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nd can enlarge the advantage function of educational finance under split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the investment object is transformed from the enterprise to the human capital accumulator, which indicates the change of the cash flow return basis of the fund,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fund manager should have the specific due diligence ability based on the cash flow return.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
【分类号】:G40-05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与教育财政制度相对立的教育金融制度,其现存的正式制度安排主要表现为教育贷款。由于债权债务式教育金融契约具有收益-风险的非对称性,在本课题系列研究中已相对于这种固定收益制的债性金融制度而提出了分成收益制的股类金融制度(窦尔翔、刘丽颖、郑猛,2009)。股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昌沅;;论印度殖民地时期农村的阶级分化(19世纪——20世纪前四十年)[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2 朱昌利;;印度东部地区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问题[J];南亚研究;1981年02期
3 方谦;;西孟加拉邦的土地改革[J];南亚研究;1981年Z1期
4 陈贵华;一种新的分配制度——除本分成制的理论和实践[J];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06期
5 祁隆林;“除本分成制”和“厂币核算”学术讨论会在成都市召开[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3年06期
6 杨兴华;印度尼西亚独立后的土地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7 众薪;工资该不该进入成本?——记“除本分成制理论与实践问题讨论会”[J];社会科学;1984年08期
8 张静 ,陆文;“除本分成”问题的讨论评述[J];东岳论丛;1985年02期
9 梁光;;孟加拉国土地政策的新发展[J];南亚研究;1985年03期
10 郑韶;曹操屯田政策析评[J];江淮论坛;198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重日;;再论“火佃”的渊源及其性质[A];明史研究第5辑——纪念李洵先生75诞辰专辑[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涛 锡民 仲燕 粉琴;无锡的前程在开放[N];新华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韩建清 罗艾桦 通讯员 麦绍强;中国企业如何打造真正名牌[N];市场报;2002年
3 杨承训;重要的是突出效率原则[N];人民日报;2003年
4 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秘书长 王守仁;新形势下创投的策略选择[N];证券时报;2003年
5 刘宇舸;中小社如何选择薪酬体系[N];中国旅游报;2004年
6 马玉安;小泉力推邮政民营化[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7 慧文;十年磨剑喜与悲[N];中国财经报;2005年
8 沈立人 作者系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走向共同富裕的创新思路[N];中国改革报;2005年
9 毛玉海 陈 洁;景宁五项措施使广告监管严丝合缝[N];中国工商报;2005年
10 林莫;殡葬业:黑心大发“死人财”[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万嘉;《一个新的分配模式——边际贡献分成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任国才;我国旅游节庆市场化运作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郭炳福;建筑施工项目组织合约选择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4 陈日清;不确定性与分成制契约下的代理人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5 李有良;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段炼;我国管理咨询公司项目团队薪酬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7 袁清;我国国有外贸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吕德忠;中国私募基金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张明飞;农机作业委托中介组织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姜荣;供应链合同设计与道德风险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65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465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