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者介入实践的合理性论证
本文关键词: 介入实践 公共问题 事理研究 专业化 价值选择 教育学者 教育研究 教育实践 合理性论证 中国教育学 出处:《教育学报》2009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学术专业化困境日渐加深、实践变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介入实践不仅是为了影响实践,更是为了探究事理,它并不放弃理论建构的自觉意识与使命。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在经验中,介入实践都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但是,对于个人"是否愿意介入实践"这样一个涉及主体价值选择的问题,在为自己所推重的价值进行辩护和提供论证的同时,亦需尊重其他合理的价值选择。在一个尊重民主的社会框架中,无论是责任伦理问题,还是个人的价值选择问题,都只能协商而无法强求,而协商的前提是尽量给出真诚的论证。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epening of the dilemma of academic specialization and the deepening of practice reform, the purpose of intervening in practice is not only to influence practice, but also to explore the principles. It does not give up the conscious consciousness and mission of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Both logically and empirically, it is not only necessary but also possible to intervene in practice. As to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an individual is willing to intervene in practice, which involves the choice of the value of the subject, while defending and demonstrating the value that he is pushing, There is also a need to respect other legitimate value choices. In a framework of a society that respects democracy, whether it is the ethical question of responsibility or the choice of value of the individual, it can only be negotiated and cannot be enforced. And the premise of negotiation is to give a sincere argument as far as possible.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建华;美国哈佛大学校长D·布克谈大学中的道德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85年02期
2 ;为新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J];探索与争鸣;1994年02期
3 陈云卿;消费文化及对它的批判[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10期
4 贺恒信;行政行为基础分析(上)[J];兰州学刊;1996年05期
5 朱力;社会问题的理论界定[J];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12期
6 赵成根;论渐进决策模式的有效性[J];社会科学;1998年05期
7 罗伯特·D.普特南,杨蓉,哈佛大学;繁荣的社群——社会资本和公共生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年03期
8 冯鹏志;“数字化乐园”中的“阴影”:网络社会问题的面相与特征[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年05期
9 单继刚,刘文静;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与唯物史观的本质区别——弗洛姆与马克思如何回答同样的问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卢坤建,姚冰;论公共政策分析中的“公共”原则──可持续发展角度的透视[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超;赵彤言;董言德;陆宝麟;;蚊虫对登革Ⅱ型病毒中肠感染屏障机理及蚊体内病毒分布规律的研究[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李春盛;;大型综合医院急诊科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抗击“非典”体会[A];200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李奇林;陈爱华;;加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在突发灾害中应对作用的研究[A];200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张瑞珍;薜继芳;张大顺;;嗜酒所致精神障碍病人家属的心理状态及健康教育[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5 韦东民;;精神病人医院感染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李春盛;;大型综合医院急诊科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抗击“非典”体会[A];2003全国SARS防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陈学军;;政府公共事务管理初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8 丁冬;;结核病归口管理在结核病控制策略中重要意义[A];吉林省预防医学学术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杜兰;孙东川;;媒介形态变化的复杂性思考[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10 李巍铭;;浅论地铁内是否应该禁乞[A];城市科学论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光曼;男性健康: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N];光明日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肖自强;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3 蔡毅;触摸一颗玲珑的心[N];中国文化报;2002年
4 鲁先圣;社会需要牛虻[N];大众科技报;2002年
5 华中师范大学 卜万红;社区论坛 居民参与的有效形式[N];中国社会报;2002年
6 陈明明 苏长和 林尚立 刘建军;治理:一种新的政治模式[N];社会科学报;2002年
7 杨雪冬;公共权力与正确的权力观[N];文汇报;2002年
8 左广兵;在多数与少数之间[N];学习时报;2002年
9 祝晓风;夏业良:经济学家的参与意识与社会责任[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北京社科院副院长、副研究员 袁懋栓;政府依法管理公共事务[N];北京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于立深;公法哲学意义上的契约论[D];吉林大学;2005年
2 马忠法;论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技术转让法律协调制度[D];复旦大学;2005年
3 陈刚;集体行动逻辑与国际合作[D];外交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秀;国际法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必要性及其困境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晓燕;变迁中的治理理念及中国实践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付旋;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丧失与补救[D];浙江大学;2002年
4 张克兢;我国城市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实现途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5 叶婧;社会冲突与治理[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6 东敏;水污染的治理:西方国家的经验与中国的水污染治理体系改革[D];苏州大学;2003年
7 徐德平;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素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时中;存在与理解——伽达默尔理解观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9 陈宏;土地征用制度与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保护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洋;公共通道与政治产品[D];广西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25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525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