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中农村教师的“日常反抗”——基于社会学的研究视角
本文关键词: 新课程实施 农村教师 日常反抗 出处:《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日常反抗"是一种"弱者"自我保护和抗争的"武器",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对外在控制所做出的持续性、隐密性的抵制与不合作。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农村教师的"日常反抗"行为普遍存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新乡土社会"环境的影响、课程改革自身设计中的缺陷与实施上的偏差以及农村教师个人情感、自身特点、群体文化与课程改革存在内在的冲突等。对于农村教师的"日常反抗"行为,研究者们应当理性地看待,既要正视它的消极影响,也要看到它的正面功能。
[Abstract]:"Daily revolt" is a kind of "weapon" for self-protection and protest of "weak". It refers to the persistence, covert resistance and non-cooperation of external control in daily life. The "daily resistance" behavior of rural teachers is widespread, 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local society" environment, the defec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tself, and the personal feelings of the rural teachers. In view of the inherent conflict between group culture and curriculum reform, the researchers should treat the rural teachers'"daily resistance" behavior rationally and face its negative influence as well as its positive func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基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践的社会学研究”(BHA060034)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3.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操太圣,卢乃桂;抗拒与合作:课程改革情境下的教师改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艳丽;试析新一轮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师专业化[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2 周小山,彭元良,陈国先,吴薇莉;对教师非学历继续教育评价的理论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11期
3 王晓东;书院教育教学模式对当代教师继续教育的启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11期
4 周正怀;教师继续教育:学历与学力孰重[J];成人教育;2005年02期
5 颜中玉;新课程与教师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6 吕国光;;教师信念研究的进展与走向分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封平华,韩彩平;面向21世纪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探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8 操太圣;学校变革与适应性领导[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张俭福;自控式学习的评价机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谢利民,杨喜凤;新课程改革:影响有效实施的因素透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朝辉;从管理走向领导[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詹青龙;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明宏;校长课程领导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杜静;英国教师在职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车丽娜;教师文化的嬗变与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马玉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爱萍;论学校课程管理及其运行[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袁志芬;粤北农村新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高亮;学分制下的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4 何军华;教师与课程实施[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肖杰;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兴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角色转换[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磊;“新课改”中教师压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8 庞超;攀枝花市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探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9 陈金龙;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师资培训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谢钢;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优化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卢乃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国内地和香港教师的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04期
2 刘力;黄小莲;;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改革与抗拒[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蒙神;;新课程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现状及培养[J];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张健;;民族地区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24期
3 葛春;;论新课程实施中农村教师的日常反抗及其基本策略——基于皖中L县的实地观察[J];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4 卢备;;农村学校新课改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书育人;2008年29期
5 田琦;;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化培训方式[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6 王丽淑;;新课程改革在农村实施的困境与出路[J];科技资讯;2010年11期
7 田琦;;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教师专业化培训方式[J];基础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8 叶秀丹;;新课程改革中农村教师的心态分析与调适[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23期
9 唐亚豪;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学术论坛;2005年03期
10 满海峰,姜玉莲,解月光;行动学习法在农村教师信息素养发展中的应用策略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俊德;;关于农村教师素质的思考[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2 刘升礼;;悦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陈小建;李长庚;;农村教师消极情绪的成因及其自我调适[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周殿奎;;在新课程实施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杨明光;;浅谈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6 戴建锋;;张謇教育思想对新课程实施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向宏茂;邓传选;魏高军;;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子课题 “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农村高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徐兵强;;网络课堂教学,切勿带伤上路——新课程下对网络课堂教学的争议和反思[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茂森;;校本研修,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柴江;;东西部地区农村教师队伍现状比较[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吴晶;农村教师近千万,学历待遇均偏低[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蒋厚泉;吉首市加快推进农村教师公转房建设进程[N];团结报;2008年
3 记者 岳德亮;浙江农村教师享受“特殊津贴”[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记者 翟帆;提高待遇让农村教师安心从教[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刘方岱;送课下乡可贵 送课进城亦妙[N];农民日报;2009年
6 记者 龙超凡;福建五年内轮训所有农村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记者 谈洁 实习生 刘欢欢;5000大学生争当3000农村教师[N];南京日报;2009年
8 王晓龙 张光奇;农村教师住房难不容忽视[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记者 叶小静;“领雁工程”:农村教师振翅飞[N];温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蒋贵友;农村教师安居敬业[N];云南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颖;从自在到自觉[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来勤;身份认同与身份挣扎[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安全;一个西部县农村教师结构五十年的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冯大鸣;处境变迁与文化回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秦磊;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新海;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阻抗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姜荣华;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一丹;新课程实施中教师适应过程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曦;新课程实施中的校长角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邵乃旭;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自主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4 高永勇;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的学校文化建设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林菲菲;新课程背景下情境教学的比较教育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允波;农村教师供给政策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7 傅能荣;美国农村教师政策的历史发展与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建立;社会转型时期农村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正;农村教师流动意愿的家庭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金平;农村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43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54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