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教师传播素养浅析
本文选题:网络教育 切入点:教育传播系统 出处:《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的传播素养是影响教育传播过程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介绍了教师传播素养的概念和要素,对网络教育传播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和网络教学对教师传播素养的要求进行了详细论述,分析了目前教师在网络教育传播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网络教育中培养教师传播素养的三点策略。
[Abstract]:Teachers' communication literacy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ffect of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proces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elements of teachers' communication literacy. This pape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task of teachers in the process of network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network teaching for teachers' communication literacy,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ers' communication in network education at pres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ree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teachers' communication literacy in network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
【基金】: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课题(编号:06AIJ0010038)《基于信息技术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丽,李爽,冯晓英;中国远程教育领域从业人员分类和能力需求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灵;;两种发展了的传播模式对教育教学的启示——再论拉斯韦尔的“5W”模式和香农—韦弗模式[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张伟远;远程教育专业与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4期
3 沙景荣;深入课堂 深入教学 深入学科——南国农先生媒传教学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4 李士杰;多媒体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运用教育传播理论的一个特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5 钟柏昌;学习软件质量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6 楼广赤;注重教育媒体组合使用 提高课堂教学实际效果[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7 刘世清;关于教育信息传播增值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8 梁斌;多媒体网络课件交互性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9 李祺;论教育信息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10 蔡宪;网络教学的多视角扫描[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俞树煜;西部地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良初;课堂传播效果:研究的维度与理论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林晓华;媒介素养与少数民族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姚巧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书林;“GX实验”的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和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艳;《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CAI课件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赵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流媒体课件在远程学习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晓波;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高晓红;基于网络的自适应学习系统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邓芳娇;非语言符号在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中的优化作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邹应贵;现代远程教育中基于任务驱动的流媒体答疑教学模式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琴;试论市场角度下科普影视的传播策略[D];天津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宝芝,陈丽;远程教育专业人员能力结构及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鸣;加勒比海地区的卫星远程教育[J];外语电化教学;1987年03期
2 鲍玉祥;孙昌群;;关于传播与教育的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电化教学;1988年04期
3 林克诚;;教育传播研究初探[J];外语电化教学;1989年02期
4 李爱民;;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5 何景全;教育传播问题初探[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2年03期
6 金振坤;论电视为主体的远程教育传播[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7 高蕴琦;;教育传播学课程教学大纲初探[J];外语电化教学;1992年02期
8 李燕昌;教育传播学[J];中国远程教育;1993年10期
9 孙昌群;教育传播过程中的噪声及其控制[J];外语电化教学;1994年02期
10 王太昌 ,蒋淑侠;如何提高教育传播质量——浅论教育传播系统的噪声[J];现代教育技术;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辜建德;;适应创新教育要求 构建现代教育模式[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张军;孟昭鹏;滕建辅;;流媒体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元志;董惠勤;;计算机网络发展展望[A];全国第十四届计算机科学及其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4 卓丽环;王玲;;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初探[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袁重胜;程秋;方传龙;;发展网络教育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陈爱玲;;网络教育用于MET[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机电与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船舶机电分册)[C];2002年
7 戴献奇;;关于继续教育的调查与思考[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宋明武;赵泽兵;邵广纪;;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丁新;;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发展的比较[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高校论文一等奖名单[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上海市闸北区教育学院计算机中心 杜兴义;给网络教育把脉[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张新艳;网络教育引发教育变革[N];中国航空报;2000年
3 傲姿时代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 杨海;远程教育的现状与展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宗和/文 张学军/摄;教育网站:我要挣钱![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陈学民;网络教育在美国[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刘继安;国外网络教育概览[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吉明;网络教育“以人为本”[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心盟;快速沟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刘希光;企业教育也要技术创新[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10 ;网上读名校[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徐展;基于心理学的网络教学模型与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屹;网络教育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詹恂;我国网络传媒的文化产业经营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刘清堂;标准化教育资源版权保护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黄铁军;计算、通信、消费电子、内容、社群的融合技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1年
9 吴宏翔;市场经济中的高校组织演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燕;网络教学在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网站的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官福山;基于网络数据库的教学/学习系统[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3 张杨;美国网络教育研究及启示[D];河北大学;2000年
4 张玉海;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物理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慧慧;基于数据库的多媒体网络课件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建宁;基于新时期教育思想的网络教育软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初传波;协同工作/学习环境下虚拟教室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8 鱼江涛;试论新形势下网络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袁丹;网络教育中适应性学习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胡志凌;网络实验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583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583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