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9 04:34

  本文选题:网络课堂 切入点:协作知识建构 出处:《西南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学习是知识建构”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已成为当今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社会建构理论认为,知识的社会建构是一个循环过程,个体的主观世界观是与社会相互联系的,而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内,通过自身的认知过程及个体间、各种社群间的社会协商而建构的。协作知识建构(Collaborative KnowledgeBuilding,简称CKB)是个体在特定的组织中互相协作、共同参与某种有目的的活动,最终形成某种观点、思想、方法等智慧产品的过程。协作知识建构的目标是为学习群体形成具有某种价值的公共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提高学习个体头脑中的内容,它关注的是群体知识的建构和改善。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技术,由于具有共享、协作等特点,可以为协作知识建构创设全新的学习环境,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认知工具,编织知识网络,支撑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利用开放性的问题创设认知情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网络环境的协作知识建构,将学习作为一种知识建构活动,引发人们更加关注知识产生与知识创新,这将对革新学校教育理念与实践具有积极的意义。 模式是以简化的方式,对不容易或不能直接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完善的描述,从而有助于人们的观察和理解。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是指基于一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践经验建立起来的,能够对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过程作出说明和解释的框架。它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促进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过程,提高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绩效的关键。 本研究立足于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自2007年至2009年,选择广州地区部分实验学校,以问题解决学习为重点,在小学语文、数学相关专题的教学中,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等方法,从理论探究、模式构建、效果评价对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 1、在理论探究中,本研究针对中小学网络课堂的特点,从“基本过程——网络共同体——建构活动——群体动力”四个方面对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进行理论探索与分析,形成一套创建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在大量相关文献基础上,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nterpretative Structral ModellingMethod,简称ISM),建立了“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反思”协作知识建构的基本过程;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对协作知识建构共同体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共同体的具体策略;分析了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活动的教学论意义,提出了以活动为中心的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教学设计方法;探索了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的群体动力机制,提出了增强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群体动力的实施策略。在这个理论框架中,“基本过程”是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的核心依据,“网络共同体”是开展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的环境条件,基于“网络共同体”所进行的各种“建构活动”是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的手段策略,“群体动力”是促进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的有力推手。 2、在模式构建中,本研究在理论探索的基础上,以基于问题的学习为重点,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方法,建立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的初步模式,开发了协作知识建构(CKB)实验研究网站,开展了三轮基于问题的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的行动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是指学生利用知识和技能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建构经验的目的,其特点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目标是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高知识获取、问题解决和自主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本研究重点探讨导致新信息和新方法产生的概念性、解释性、设计性三类问题的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过程,通过三轮行动研究,形成概念性、解释性、设计性三类问题的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围绕这些模式的实施,本研究重点论述了在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中,依托技术支持的关键策略,包括概念图(Concept Map)支持的支架策略、会话工具支持的交互策略以及电子学档(E-Portfolio)支持的评价策略。 3、在效果评价中,开展网络环境下概念性、解释性和设计性三类问题的协作知识建构模式应用的个案研究。采用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和时间序列设计的准实验模式,比较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应用效果的差异,并分析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的具体教学效果。通过三个实验研究,实验数据和资料表明,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的应用具有明显的教学效果,体现在提高了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之,本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从“基本过程——网络共同体——建构活动——群体动力”四个方面进行理论探索与分析,形成了一套创建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的理论框架;构建了概念性、解释性、设计性三类问题的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围绕这些模式的实施,提出了概念图支持的支架策略、会话工具支持的交互策略以及电子学档支持的评价策略;验证了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的有效性。 本研究在国内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中,率先提出应用网络技术促进学生的协作知识建构问题,系统研究了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的理论与方法。本研究的创新点体现在: 1、在研究方法方面,综合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如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建立“共享—论证—协商—创作—反思”基本过程,对协作知识建构的基本过程作了理论解释;采用递进式行动研究构建概念性、解释性、设计性三类问题的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凸显了研究方法的创新。 本研究改变传统的教学抽象思维演绎研究范式,针对网络课堂的协作知识建构模式,从理论解析到模式构建再到实验验证,形成一条严谨的问题研究思维链,既注重理论探究和模式构建,以体现研究的学术价值,又注重应用过程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以体现研究的应用价值,显示了研究范式的改变。 2、在理论成果方面,揭示协作知识建构的核心依据、环境条件、手段策略、进程推动等问题,形成一套创建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的理论框架。 3、在实践应用方面,研发支持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的CKB实验研究网站,有效保障成果的推广应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43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石娟;;基于问题的web-CKB学习绩效评价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11期

2 牟琴;谭良;吴长城;;基于计算思维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3 赵菁;;激活和导引[J];华章;2011年13期

4 马林;刘和海;;网络环境下促进协作知识建构的策略设计[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5 孔晶;刘家亮;张丽容;;课堂知识建构活动过程分析——以“摄影技术”课程为例[J];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6 樊伟;周正国;;小学网络课堂基于问题的协作知识建构的探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玲;信息化环境下概念图在协作知识建构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李彤彤;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肖莉;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课堂中的交互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延飞;利用博客促进知识建构的协作学习模式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陈t,

本文编号:1632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632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0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