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9 14:46

  本文选题:教育技术学学科 切入点:精品课程建设 出处:《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S1期


【摘要】:文章从精品课程的构成,教育技术学专业理论课程与技术课程分类,两个角度来分析、比较2003年-2008年14门教育技术学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进行精品课程的建设提出了几点看法。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xcellent cours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courses and the technical course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compares the 14 state-level fine course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rom 2003 to 2008.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courses for the specialt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
【分类号】:G40-057;G64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宗红;;E-learning与深化高职实训改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蔡冠群;张新民;;对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分析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赵巍;将多媒体技术转化为教学效益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4 杨玉宝;认知弹性理论对网络环境下专题教学的启示[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周丽红;;高校体育课程形成性成绩及基本考核模式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5期

6 苏同福;樊素芳;袁超;周斌;宫长荣;;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与反思[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王芳;师范院校IT资源库建设的媒体素材分类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8 王虹良;;新教学模式下高校英语教师的角色探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9 张礼芳;;信息化对高校教师的要求[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6期

10 张志;;浅议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现状及其发展[J];才智;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玉;周元春;;基于行动研究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孙盛萍;杨皓;;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3 吴於人;倪忠强;王祖源;;论高校通用型课程教学网络系统的通用性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4 刘金广;;WIKI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左明章;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学领;篮球教学系统设计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王永锋;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钟永江;中学物理资源开发与应用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乔爱玲;基于会话材料与扩展听读资源的交际型英语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袁磊;“农远工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高祥;信息技术环境下贵州省大学生自我导向学习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2 田化佳;中学化学实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秀;网络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倩;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峻;《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网站开发实践与效果评价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文旭;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人知识管理实现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昊;教育技术与科学技术发展相互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王宏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振红;推广校园网络应用提高教师合作与交流能力[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媛媛;网络远程教育中在线异步交互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兴富;王龙;冯立国;沈孝苹;田洪滨;金红莲;;北京市精品课程网上资源运行情况专题调研及主要结论[J];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05期

2 乌美娜;杜媛;;科学探讨定位与内涵,促进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和发展——《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评介[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3期

3 ;精品课程建设硕果累累——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速写 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篇[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百晶;教育技术学学科资源网:http://www.chinaret.com/[J];中小学电教;2004年11期

5 张子新;胡欣雨;;土木工程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理念与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4期

6 ;我院有六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项聪;;精品课程共享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J];教书育人;2007年18期

8 段善利 ,董振娟;精品课程应着力体现一个“活”字——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再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08期

9 韩泽民,高立红;强化精品意识 狠抓“规”“实”“新”[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9期

10 詹珊;;精品课程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由写作精品课程建设说起[J];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隋允康;张亦良;秦飞;王慕;;更新观念带动精品课程的打造[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宋晓梦;高校精品课程建设须改进[N];光明日报;2009年

2 通讯员 郭晓民;桂林师专:强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N];桂林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婷婷;地区卫校将开设新专业[N];阿勒泰日报;2009年

4 欧乾恒;广西卫干院致力培养服务农村基层的学生[N];广西日报;2009年

5 记者吴淑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绩显著[N];天津教育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马川;一位大学名师的风采[N];中国改革报;2009年

7 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古代文学负责人 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 徐玉如;把问题式教学建设为一流教学方法[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记者 周元;海师深化教学改革结硕果[N];海南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金小平;打造西部新兴地矿人才基地[N];中国矿业报;2008年

10 ;高举创新大旗 走特色发展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丽英;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资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晓芳;信息技术教师本体性知识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3 倪玉兴;基础教育新课改下地方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新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窦荣军;在线学术交流环境设计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艳丽;影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学习动力的基本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林启者;基于项目的数字内容人才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卞丽娟;教学设计师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刚;教育装备维修工作现状的调查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建青;适应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行动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樊昌秀;摄影教育中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268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7268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a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