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洛夫教育学批判——兼评“凯洛夫教育学情结”
本文选题:凯洛夫教育学 + 凯洛夫教育学情结 ; 参考:《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01期
【摘要】: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教育界就已彻底超越凯洛夫教育学。但我国教育学界某些人至今依然沉醉于"凯洛夫教育学情结"而不能自拔。更有甚者,把凯洛夫教育学捧为现代教育学术的精华,似乎离开了它,中国的教育就注定要失败。本文旨在梳理20世纪20-30年代苏维埃教育学界不同教育势力围绕"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原理的博弈,回顾苏联教育史上几个重大的历史事实,借以揭示凯洛夫教育学在苏维埃学校教育的发展中究竟充当了怎样一种角色;同时阐明,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重新捡起"学习凯洛夫教育学"口号不仅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而且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Abstract]:As early as the late 1950s, the former Soviet education sector has completely surpassed Kelov pedagogy.However, some peopl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are still intoxicated by Kailov's pedagogy complex and can't extricate themselves from it.What's more, Kailov's pedagogy is regarded as the essence of modern educational science. Without it, Chinese education is doomed to failure.This paper aims at combing the game of different educational forces in Soviet education circles around the principle of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life" in the 1920s and 1930s, and reviewing several important historical facts in the history of Soviet education.In order to reveal what kind of role Kailov pedagogy has play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viet school educa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clarify that today, after 3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To pick up the slogan of learning Kailov pedagogy is not only of no positive significance, but also a retrogression of histor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2 顾明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科学的重建与发展[J];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3 王策三;;“新课程理念”“概念重建运动”与学习凯洛夫教育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光伟;;基础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杨志民;席莉;宋旭;;影响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王建;;思想品德课“商榷式”教学的探索[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4 管宏友;;环境类专业环境法课程教学的困境与出路——基于环境法调整对象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5 张跃西,江兴亮,,李恕宏;地理教学系统思维方法──兼论教材体系建设[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6 刘婉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开展大班教学后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7 李华伟;翟启明;;关于构建对话型师生关系的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李颖;;浅谈外语教学中的全面素质培养[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查有梁;;三论新课程改革的“软着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崔铭;王换娥;;法商类复合型精英人才培养及创新实验区构建[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对当前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艳;;对当前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3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李红桃;;美国教育立法的几个特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石会;邓元庆;关宇;黄颖;;浅谈“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网络课程建设[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6 林长春;曹静;许应华;曹书梅;;重庆市精品课程《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情况调查[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张春宝;刘亚辉;杨灿荣;李军;曹军;;由学校体育课程中的健康教育引发的若干问题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8 张青霞;;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实践[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俄罗斯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秦国柱;李娟;;我国民办高校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与思考[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秋丽;基于探究性学习环境的初中生批判性思维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陈鹤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施俊天;高师本科景观设计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整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4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徐小青;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理论构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祁海英;农村小学教师在教材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孟苓莉;小学数学实施档案袋评价的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晓;高中物理探究性教学的先行组织者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飞;试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化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吕雅麟;大连市幼儿母亲参与亲子阅读现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2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3 陈元晖;中国教育学七十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05期
4 顾明远;论苏联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5 孙喜亭;再谈“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08期
6 孙喜亭;中国教育学近50年来的发展概述[J];教育研究;1998年09期
7 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上)[J];教育研究;1998年12期
8 瞿葆奎;中国教育学百年(中)[J];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9 吕型伟;要学点教育史——关于教育创新的一次谈话[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11期
10 邬向明;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光荣;杨晓萍;;文化的阐释: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解读[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755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755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