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多数暴政与集体教育——托克维尔多数暴政思想的教育思考

发布时间:2018-05-20 21:53

  本文选题:多数暴政 + 在集体中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34期


【摘要】: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的集体教育,是我们惯常采用的教育方式。但"为了集体"的目的设定、"通过集体"的方式选择及其"在集体中"的状态维持,并不总是能产生教育者期望的理想教育效果。集体多数既有维护民主促进正义的一面,也有导致专制走向暴政的一面,集体教育理想教育效果的取得,需要目的设定正当给个体以终极关怀、方式选择适当给个体以现实关注和状态维持恰当给个体以权益关切等的共同作用。
[Abstract]:In the collective , the collective and collective collective education is the mode of education which we often use . However , for the purpose of collective , the choice of the " collective " mode and the status of " in the collective " is not always the ideal educational effect expected by the educator . The collective majority has the side of safeguarding democracy and promoting justice , but also the achievement of the ideal educational effect of collective education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人事处;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佟德志;民主失败与法治规制——西方宪政民主理论的逻辑结构简析[J];江汉论坛;2005年10期

2 艾克文;民主的后果与自由的条件——托克维尔的政治社会学思想述评[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郑杭生,江立华;论中国古代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义平;智者运动与西方社会政治哲学的兴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奚玮,何艳芳;“治愈”抑或“缓解”:死刑复核程序改革论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张云昊;;从前现代到现代——共同体变迁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方玮;共生理念——全球化进程中的价值建构[J];长白学刊;2001年06期

6 刘雪华;论我国公共权力的制约机制——一种政府公共性的视角[J];长白学刊;2004年06期

7 宋全成;解永照;;法律制度的界定[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8 樊华强;;从宗教文化透视美国高等教育捐赠传统[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郭为桂;公共空间与公民参与:大众民主的困境及其出路[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10 李月凤;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云龙;;从生活世界到公共领域:现象学的政治哲学转向[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宗友;制衡、追随与不介入:霸权阴影下的三种国家政策反应[D];复旦大学;2004年

2 金民卿;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简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中汝;政治发展视野中的乡镇政权改革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张帆;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安全与国内民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丽;早期美国人民争取普选权的斗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敏娥;国家财政运行法治化的比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刘潇;论我国乡村土地立法与制度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蒋啸;论刑事陪审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刘世界;当代中国村级治理变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6 付立华;论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的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谢来位;行政公开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龙威;金代法律的渊源及其运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陈露;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戴中亚;关于村民委员会选举若干问题的法律思考[D];湘潭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作翔;权利冲突:一个应该重视的法律现象[J];法学;2002年03期

2 池子华;中国古代流民综观[J];历史教学;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明亮;;多数暴政与集体教育——托克维尔多数暴政思想的教育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3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916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916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3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