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代中国语境下的生命教育
本文选题:中国语境 + 生死观 ; 参考:《教育导刊》2009年04期
【摘要】:当代中国语境下的生命教育必须具有明确的本土问题意识,建立属于自己的研究话语和理论体系。本文考察了生命教育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兴起的实然状态,并对构建中国生命教育提出粗浅的看法。
[Abstract]:In contemporary Chinese context, life education must have a clear awareness of local problems and establish its own research discourse and theoretical syste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real state of life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ome view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ife educ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2008年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基金课题“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编号:YJ08006)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田成有;歧义与沟通:法律语境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万作芳;教育异化:概念及表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魏名国;试论真理的模糊性和精确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颜晓峰;论关系创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陈立新;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陈素霞;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曹世华;法律信仰的语境与定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方政,杨正群,刘英;休谟因果联系的人性论基础[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叶增编;;教学范式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陈岸瑛;关于“乌托邦”内涵及概念演变的考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龙;认识论的先验转向和生存论转向——以生存论维度重新理解认识论[D];吉林大学;2004年
2 朱德全;问题系统教学设计探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何齐宗;走向审美人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6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姚远峰;寻求意义:现代教育之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程广文;数学课程提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福明;河西地区中学教师素质问题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毛明;魏晋玄学“自然”概念的美学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3 熊毅;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语文课堂教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薛桂琴;教学价值观念的走向:从工具化转向生命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景宁;信息技术激发中专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红燕;思想品德课对健全人格培养的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蒋开明;生命生成与多边互动[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薛春雷;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转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向平;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木水;新课程与学校师生关系的重新构建[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晓江;;重构中国生死观教育的核心价值——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为背景[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01期
2 郑晓江;;通过生命教育构建现代生死观的核心价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22期
3 刘莎莎;袁静;;死亡教育的实践反思——对汶川大地震的再次思考[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李涛;;“中国语境”的教育公平核心新治理:一个“统筹教育论”的批判—诠释框架[J];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04期
5 王建平;;中国语境下人文教育遮蔽与人文精神失落的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6 周全德;;改变重智轻德的扭曲式教育[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刘向辉;;生命断裂处:让教育在场[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8 胡少明;;解决穷人问题的教育学思考[J];农业考古;2008年06期
9 袁鑫;;当下中国语境中历史人文教育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10 吴家林;;略论李大钊的共产主义道德观[J];东岳论丛;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姚月红;;大学生生命意识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探讨[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贵州省黔南自治洲田家炳中学校长 孙丽华;结合实际,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奕;中国语境下中外教师课堂互动的对比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83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1983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