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应注重提升教师的职业情感
本文选题:教师 + 职业情感 ; 参考:《继续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摘要】:职业情感是教师发展的动力性源泉,也是提高教师培训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培训应注重提升教师的职业情感,使教师正确认识其职业特性和意义,认识到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与职业生涯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学会调控消极情感,享受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享受学生成长的乐趣。
[Abstract]:Professional emotion is the motive source of teacher's development and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s training. Therefore, teacher training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romot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emotion, make teachers understand their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correctly, recognize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lization of individual life value and career, and learn to control negative emotion. Enjoy the process and results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enjoy the fun of student growth.
【作者单位】: 徐州工程学院高教研究所;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谢维和;教师培训:补充还是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2 鱼霞,毛亚庆;论有效的教师培训[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培杰,许晓娟;试析综合课教师的必备素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年08期
2 刘文;中小学教师培训信息化的运行系统构想[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02期
3 李永生;国内外教师校本培训研究与实践的综述[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06期
4 赵敬春;营造校本学习的学校管理文化——对圣吉等“学习型组织”管理思想的学习体会[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08期
5 赵芙蓉;从公开课的利弊反观其未来发展走势[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05期
6 陈玲;教师研究取向的新进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07期
7 隋洁,孟繁胜;教师教育教学默会知识发展机制探析[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12期
8 郑玲华;关注教师的个人需要——教师评价制度急需注入新元素[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1期
9 周月朗;行动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3期
10 王光伟;校本培训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欢龙;;农村中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分析及其教育对策[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聂倩;;对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思考[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谢旭慧;程肇基;;分类教学 分层达标——构建方言复杂地区高师普通话教学新模式[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钱智琴;;课堂中的和谐与不和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5 缪建平;;引领教师进入“反思性教学”状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叶娟;;无锡市滨湖区小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及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7 陈光磊;;对外汉语教学评估问题探讨[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8 孙小吕;;新时期少儿读者的心理需求探索[A];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图书馆现代化——浙江省图书馆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穆艳玲;;体育教学仿真系统的初探[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欣;;为孩子插上一双翅膀——一份培养儿童学琴兴趣的个案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慧;生命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裕建;语感及其心理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林颖;内隐学习机制及其个体差异的研究——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云娟;文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巴桥香;“三江源”民族实验班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代丽;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合理性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左林华;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之教师同伴指导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孟燕燕;论基于网络文化背景的教师发展[D];河南大学;2008年
6 王秋芳;教育叙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7 娄申;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教师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8 韦东;中学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韩夫苓;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相关动作教材体系及其教法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10 赵守盈;图式理论指导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验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维和;教师培训:补充还是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映旭;;“长流水”赞[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4期
2 杨丽晖;;集中精力抓教学[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1期
3 李健强 ,梅辕;巩固提高民办教师队伍[J];江西教育;1981年01期
4 唐秀颖 ,苏式冬;考察英国中学数学教育得到的几点启示[J];数学通报;1981年03期
5 布朗特,许令仪;为什么孩子们不会写文章[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6期
6 ;采取多种措施 培训幼教师资[J];幼儿教育;1982年05期
7 ;短波[J];四川教育;1982年07期
8 周宗京;;加强初中教育具有战略意义[J];四川教育;1982年12期
9 ;从提高教师着手逐步提高教学质量[J];四川教育;1982年12期
10 木俞;;我们举办了一年制高中政治课教师培训班[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荣琼;喻秀梅;;浅谈小儿静脉穿刺的体会[A];全国静脉输液讲习班暨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9年
2 邓恩明;;谈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3 张奚;徐惠贞;;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中慎独的重要性[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4 侯凤楼;;对翼城县教师进修学校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些认识[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5 毕玉海;;教师角色与教师培训[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6 韩志方;宋爱东;;农村小学教师基本素质的调查与思考[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7 顾泠沅;;教学任务与案例分析[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8 任小英;王桂兰;陈先华;刘义兰;陈姣姣;;高等护理教育整体护理临床教学的研究和实践[A];中日医学大会2002暨第八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慧杰;王松;;行动研究及其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应用[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10 黎加厚;;教育技术如何迎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了我们民族的嘱托[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微;教师培训学院的诞生 意味着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宋晓梦;关注教师发展 改进教师培训[N];光明日报;2000年
3 记者 李让恒;抓好观念转变 提高能力水平[N];中国教育报;2001年
4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汤水富;美国花大钱下大力培训教师[N];经济参考报;2001年
5 驻京记者 何连弟;素质教育新观念要走向大众[N];文汇报;2001年
6 ;加紧教师培训[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7 本报记者 刘宁;因为需要,所以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刘宁 李坚;“菜”好,胃口就好[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赵显坤;为新课程保驾护航[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本报记者 玄涛 廖申展;鸡肋似的教师培训[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玉秋;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凤玉;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历史视野及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詹青龙;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胡玺丹;教育转型期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青;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与思考——深圳中学初中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强;湖北省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玉东;国家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娜;国际海事组织海事英语示范课程与大连海事大学海事英语教学的比较与评价[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5 程传平;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效果评价及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惠玲;论澳门私立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方式多元化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学斌;应对新课程改革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徐彦辉;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探究教学问题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吕庆燕;东乡族自治县小学教师教学现状与培训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段元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现策略[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77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077994.html